病例較多區域人群做一次核檢

346

  【本報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為及早發現隱匿的感染者和及早治療,當局會把近期病例較集中的區域列為重點區域,展開一次性的重點區域核酸檢測。首階段包括:黑沙環公園一帶、馬場海邊馬路-慕拉士大馬路一帶。在上述兩個重點區域居住、工作的人士,以及其他曾於7月22日或之後在上述區域逗留超過半小時的人員,在今日或後日任一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

  昨日政府防疫記者會上,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表示,考慮到感染風險較高,上述重點區域內所有人員均需參與核檢,2019年7月1日之後出生的嬰幼兒,以及不良於行且需人照顧的長者或殘疾人士均不獲豁免。

  應變協調中心會向在重點區域居住的人士發出短訊,如沒有按規定進行核檢者,其健康碼會於28日被轉為黃碼,補做後轉為綠碼,否則於29日轉為紅碼。

  她亦提醒出門前須進行1次快速抗原檢測並透過澳門健康碼申報檢測結果,檢測結果為陰性方可到核檢站進行核酸檢測。若檢測結果為陽性,除在澳門健康碼作出申報外,不論是否有發熱、呼吸道症狀等不適,應盡快召喚救護車(電話:119、120或2857 2222),本人及同住人必須留在家中耐心等候當局安排的救護車運送至檢疫地點,當局會統一安排進行核酸檢測。為免因於澳門健康碼內申報或選用的地址未有及時更新或輸入錯誤而被列入封控或防範區,導致澳門健康碼轉為紅或黃碼,應變協調中心呼籲居民盡快檢視澳門健康碼內「在澳常居地點」資料。如申報地址不正確或不確定選用存於身份證明局的住址是否已更新,請立即於澳門健康碼內重新填報。

  梁亦好又提到,今次和早前的重點區域核檢頻次不同,例如三巴仔─下環街一帶,以及白鴿巢公園─新橋區一帶,是由於發現新個案且找不到感染源而被列為重點區域,區內相關人員須連續3天進行核檢,是次則擔心有否隱匿個案,故要求有關區域人員兩天一檢,她更指隨後會有更多不同的重點區域。

  周日2.7萬人無做快測

  另外,梁亦好表示,7月24至7月31日期間,全澳市民須一連8天進行自我抗原檢測。前日約有594,000人次申報抗原檢測結果,未申報的有2.7萬多人,其健康碼昨日會轉為黃碼,他們須於昨天內補回快測及申報結果,才可轉回綠碼。若連續兩天不做抗原檢測更會被轉為紅碼,須進行核酸檢測且呈陰性結果後,才可被轉回綠碼。

  被問及近日不少市民反映,由政府派發的快速抗原檢測套裝有瑕疵,主要是沒有顯示檢測結果,應變協調表示,居民可攜帶由政府派發有瑕疵的快速抗原檢測套裝到衛生中心/站更換,但發現部分居民沒有按說明書指示的步驟進行快速抗原檢測,導致檢測結果異常或誤以為有瑕疵。故此,再次提醒居民不同牌子的快速抗原檢測套裝檢測步驟可能稍有不同,例如有些牌子的快速抗原檢測套裝要求滴入3滴檢測溶液便可以,但若滴入超過3滴以上,就可能出現檢測結果異常,容易引起誤判。故此,使用前應詳細閱讀其使用說明書,並按所指示的步驟檢測。

  而重點區域人士、重點人群及離家工作人群核酸檢測,截至昨日下午3時,已採樣103,594人次,目前34,218人次已有檢測結果,均呈陰性。自前日起至今累計已採樣356,1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