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曬存貨毋需一刀切禁食電子煙

歐陽瑜指循序漸進控煙 政府會適時調升煙草稅

486

  【本報訊】立法會昨一般性通過修改《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法案,建議禁止製造、分銷、銷售、進口和出口電子煙。對於多位議員問及為何不「一刀切」直言禁止吸食電子煙,又希望政府調升煙草稅,列席會議的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重申,政府是循序漸進,先禁止電子入口,待市民「用曬存貨」後便沒有電子煙。她又指會與相關部門密切溝通,在適當時機調升煙草稅。

  歐陽瑜引介法案時表示,《新控煙法》至今實施超過10年,本澳的煙草使用率持續下降,其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捲煙使用率由《新控煙法》生效前的16.6%逐步下降至2019年的10.7%,相對下降35.5%,相對世界衛生組織倡議各國2025年煙草使用率較2010年下降30%的目標,澳門已經達標。

  她續說,儘管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對控煙工作出現新挑戰,根據《澳門青少年煙草使用調查2021》報告,13至15歲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為4%,較2015年的2.6%高出1.4%,並顯著較捲煙使用率2.1%為高,可見電子煙在青少年群體中日漸流行。她指特區政府自2018年起已禁止電子煙的售賣、廣告及促銷,以及禁止在非吸煙地點吸食電子煙,但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有必要加強管制;另一方面,供口服或鼻吸的煙草製品與電子煙一樣,同樣損害健康,雖然本澳過去亦一直禁止售賣有關製品,但制度上仍有待完善。因此是次建議通過修改《控煙法》法案,禁止製造、分銷、銷售、進口和出口電子煙及供口服或鼻吸的煙草製品,包括禁止攜帶該等產品出境和入境澳門,以對上述煙草製品實施更有效的規管措施。與此同時,政府將通過宣傳教育、推廣戒煙等多管齊下的方式,持續完善預防及控制吸煙的工作,推動構建無煙城巿。

  怎防範網購郵遞 關注校外火車頭

  立法會一般性討論期間,議員李靜議、梁孫旭、葉兆佳均問及,是次僅限制電子煙銷售及入口,為何不直接禁止吸食電子煙?當局如何防範網購、郵遞等非法方式購買電子煙?李靜儀同時關注校園以外範圍二手煙,特別是邊走邊吸「火車頭」的行為,希望當局未來擴大禁煙範圍。議員林宇滔直言,修改《控煙法》等了5年,政府是次只限制電子煙太簡單,希望政府在3年後有更長遠控煙政策,真正達至無煙城市。他更指過去海關在商業入口和個人攜帶電子煙方面完全沒有數字,將來如何處理大量非法入口電子煙?

  議員高錦輝、黃潔貞則問及,如何避免青少年從電子煙轉為購買傳統捲煙,如何打擊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議員梁孫旭則建議提高煙稅,以控制煙草使用;議員胡祖杰則引述有意見認為,電子煙比傳統煙草安全,為何只禁電子煙,卻不禁傳統捲煙?

  宣傳煙害轉網上 政府會聯手打擊

  歐陽瑜回應指,控煙工作循序漸進,是次是根據統計數據,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有上升趨勢,故先禁止使用電子煙,知道有些市民目前仍有電子煙存貨,故希望法案通過後,通過禁子電子煙銷售和入口,市民「用曬境內電子煙後應該冇得食,再慢慢戒煙」。她指,「火車頭」的問題不會不理,當局會加強宣傳,及利用現有措施加強管控。

  她又強調,新法生效後,電子煙任何組成部分,包括零件都可以入境。現行法律可以攜帶電子煙入口,只是不准批量帶入口,故相信過去海關不會有登記數字。她又指不認同電子煙比傳統煙安全,特別商人將電子煙「做到好靚好潮」,女青少年吸食情況比男性多。她又稱,加煙草稅不在《控煙法》內規定,屬消費稅規章附表加稅,會於適當時機增加煙草稅。

  另外,衛生局局長羅奕龍介紹說,當局2018年至2021年期間在校園舉辦合共120場講座,超過1.2萬人次參與,現時亦將宣傳工作轉移至網絡上;社區方面,會與不同團體合作宣傳。打擊網購電子煙方面,自2018年禁售電子煙後,控煙辦有小組持續打擊網購電子煙,一旦發現相關跡象,會聯同司警打擊。

  法案經表決,獲立法會全體31位議員投贊成票一般性通過,將交小組會細則性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