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昨日舉行全體會議,會上有議員關注橫琴粵澳深合區與本澳的金融差異、深合區未來發展及「封關運作」模式。行政長官賀一誠回應稱,深合區封關工作去年開展,估計今年完成,相關模式已確定為「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可理解一線等同在澳門,二線在內地,具體待封關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有關的政策文件下發後才能對外落實有關工作。至於琴澳兩地金融差異,他指深合區按規劃分為3個階段發展,在運作體制和機制上希望2024年運作順暢,促使澳門適度多元有初步顯著成績。
議員梁孫旭表示,早前廣東省政府表示年底爭取橫琴「封關運作」模式,有關運作模式是怎樣的?現時創業方面,有何措施幫助澳門尋求更大的發展機遇?近年來,他收到不少橫琴的置業糾紛,亦知悉現時內地政府於深合區成立專責部門跟進處理相關糾紛,因深合區由兩地共管,特區政府如何協助處理這些個案,透過甚麼有效措施壓制不實樓宇的銷售,從而保障消費者權益?
橫琴工作享15%稅務優惠
賀一誠回應指,關於橫琴,近期已收到財政部對澳門居民、境內外居民在橫琴工作享受15%稅務優惠措施,將盡快對外公布,有利橫琴總體發展,這是大突破,因為現存政策多由地方政府補貼有關人士,但現時由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正式發文,這是首次明確列入國家政策,為深合區帶來機遇。不過,機遇與挑戰並存。
至於橫琴置業糾紛問題,賀一誠承認問題存在,即「應是商業樓宇卻變為商住」問題。在內地商業單位、住宅單位兩者的定義清晰,沒有「商住」,惟廣告銷售不合理蒙騙相關人士,現屆政府關注內地廣告在澳刊登,控制不實吹噓和不符實際的宣傳。他又指,物業是存在,卻以毛坯房加附加合約,「貨不對辦」,司法上存在爭議,並形容「買樓不是買菜」,投資者要看清楚合約,小心處理相關問題,因商業、住宅產權法律不同,特區政府只能盡量協助澳門居民通過司法渠道保障權益,但難由政府用行政行為解決。
冀金融業帶其他行業走出去
議員葉兆佳稱,本澳銀行業認為2024年本澳金融服務方面要達到的目標包括:實現資金流動、民生金融等方面金融政策落地、監管機制運作暢順、琴澳金融一體化格局初步建立;兩地金融業運行機制有差異,金融監管模式及金融法律制度亦有差異,政府對突破相關差異,達到上述目標有何計劃及措施?
賀一誠回應表示,關於深合區方面,根據中央總體方案分3個階段,2024年為第一階段,所以期望在2024年時相關運作可以暢順,並可以在促進澳門適度多元發展初步發揮效用。他又表示,銀行公會曾為澳門金融發展方向進行研究,期望銀行公會可再作更多深入研究,探討出更適合兩地合作的金融發展方案。在澳門各行業下滑的情況下,只有金融業有上升發展空間,故他期望澳門金融業可帶動本地其他行業發展,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