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賀一誠公布明年度施政報告時提到,特區政府明年將延續多項稅務優惠及惠民措施。在堅持審慎理財原則前提下,確保教育、醫療、民生和社會福利等資源投放不減少,延續2022年度各項惠民和臨時稅務優惠措施。切實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但賀一誠未有在施政報告詳細闡述明年各項惠民措施的詳情,僅在施政報告小冊子介紹明年度的主要惠民措施:包括明年度現金分享繼續實施,維持永久性居民每人1萬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6000元。政府續向永久居民發放600元醫療券;明年度敬老金維持9000元,養老金每月3740元,將籌設1間長者日間中心,並新增1支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隊,最低維生指數維持4350元;政府鼓勵長者就業,65歲以上長者僱員職業稅免稅額為19.8萬元;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維持上限6000元;政府亦將繼續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學費援助、膳食津貼、學習用品津貼,以及繼續發放非高等教育的書簿津貼,新增延長大專助學金償還期及中止還款的特別措施。
動態調控外僱量 提升就業競爭力
賀一誠表示,民生無小事,政為民所興。改善民生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特區政府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回應居民訴求,積極解決就業、住屋、醫療、民生服務及教育等方面的問題,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將紓解民困、排解民憂工作落實到位。
因應就業市場狀況,動態調控外僱數量。提升居民就業競爭力,開辦多元的職業培訓課程及技能測試項目,協助澳門居民在職場向上或橫向流動。繼續完善勞動範疇法律法規。《工會法》法案今年底送交立法會審議,有序開展《產假報酬補貼措施》等法例檢討工作。配合日後《建築業職業安全健康法》的頒布及實施,適時制訂相關補充性法規,強化職安健制度建設。
現金分享可研究 殘疾長者有兜底
其後,在傍晚的施政報告記者會上,被問及明年已是連續第三年不向央積金特別注資7000元,社會有意見希望優化現金分享計劃,不再向長住海外的澳門居民派發現金分享,將資源撥給長者、殘疾人士之類的弱勢社群,政府有否考慮這個意見,會否優化現金分享計劃?
賀一誠回應表示,現金分享沒有建立任何法規法律制度,現金分享只是作為一個福利普惠性政策,現在已經延續多年,是否需要檢討有研究的空間。關於殘疾人士、老人家方面,賀一誠指他們已經有一定機制兜底,社工局有相關工作,政府亦有給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