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就世衛組織警告,猴痘在夏季會加強傳播,鄰埠香港宣布下周刊憲將猴痘列為須呈報傳染病。澳門衛生局局長羅奕龍昨表示,局方下周將向立法會提交修法建議,將猴痘列為法定傳染病。他強調,不能忽視任何大規模傳播風險,稍後將向業界發出診治猴痘的指引,冀提升前線工作人員的認識,倘發現須及時通報和處理。他又指因新冠疫情,海外入境人士須接受14天醫學觀察,而猴痘潛伏期為6至13天,醫觀措施對澳有保護作用。
爭取購買疫苗 外防輸入為主
羅奕龍昨接受訪問時表示,根據本澳法律規定,要將某種疾病列為法定傳染病,須通過立法會修訂疾病列表,衛生局正準備相關程序,下周將向立法會提交修法建議,將猴痘列為法定傳染病。與此同時,衛生局已開展大量前期工作,包括對猴痘可能出現的傳染流行情況制訂指引,亦向醫療機構和業界發出通知,要求醫療機構及醫療從業人員強制申報,稍後會向業界發出診治猴痘的指引,以及盡快組織教育活動,提升前線工作人員對猴痘的認識。
他強調稱,一直密切留意猴痘在外國的發展情況,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由海外入境人士須接受14天醫學觀察,而猴痘常見潛伏期一般為6至13天,有關人士解除醫觀前,工作人員會詢問他們有否出現猴痘症狀,例如發燒、頭痛、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等,若發現會及時通報和處理。至於採購抗猴痘疫苗和藥物方面,羅奕龍指,當局積極與供應商聯繫,暫時未有具體答覆,因猴痘疫苗現時供應量不大,故現階段以外防輸入為主,希望本澳沒有猴痘流行,當局亦會密切留意相關情況。
被問及猴痘在澳有否大規模傳播的風險?羅奕龍說,猴痘在非洲國家一直存在,最近在歐美國家出現大範圍傳播,不能忽視任何大規模傳播的風險,必須提早做好各樣準備,嚴陣以待,「希望冇事,但一定要做好最好嘅準備」。他重申海外入境人士須接受14天醫學觀察,起到保護作用,因猴痘通過接觸、飛沫、性接觸傳播,早期發現可將病人控制,社區傳播的風險會降低。
另外,昨在政府防疫記者會上,山頂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表示,猴痘來勢洶洶,不容忽視,亦可能傳入澳門,故衛生局下周將向立法會提案,將猴痘列入法定傳染病列表。
培訓醫療人員 增強篩查能力
衛生局亦已向業界發出猴痘病例定義與通報指引,要求他們倘遇猴痘症狀病人須向當局申報,亦規範對疑似病例的通報準則及方式,同時向不同界別醫療人員提供培訓,講解猴痘特性及症狀,加強業界的篩查能力。疫苗及藥物方面,當局已聯絡代理商,爭取早日儲備及採購。
戴華浩指出:猴痘病毒是已知病毒,是較穩定的DNA病毒,與新冠病毒不一樣,快速突變致傳染力高及大規模流行的機會不大,本澳一部分居民已有免疫力,因猴痘、天花、牛痘關係密切,1980年後出生的居民基本已接種牛痘疫苗,對天花有免疫力,對猴痘亦有八成五保護力,並可持續一段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