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應拓大灣區城市金融合作

吸收東南亞資金投資中國 為澳金融業發展打下基礎

423

   【本報訊】澳門創新投資聯合會昨舉辦「區域金融發展合作論壇」,旨在探討如何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機遇,促進科技合作與金融發展。該會建議,澳門應強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之間的金融合作;發展產業投資基金,吸收東南亞資金投資中國優質項目;發展金融科技;深化與葡語系國家的金融合作;提升金融市場的多樣性與國際化,期望為澳門金融業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論壇昨早在第二十九屆MIF會場展館會議區01舉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蘇崑,招商投資促進局主席余雨生,中聯辦經濟部副處長董微,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主席謝永強,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副局長龐啟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副局長鮑偉春,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創新投資聯合會會長葉兆佳、理事長吳偉恩、監事長蘇永勝、副理事長李彩紅等出席。

  把握灣區機遇促科技合作金融發展

  葉兆佳致辭時表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重大國家戰略,強調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動力。近期,協同創新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包括創新要素的高效跨境流動、港澳居民通行證的便利化及多領域應用提升;創新合作平台的加速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框架基本成形,橫琴合作區加速集聚優質創新資源,推動科技研發與高端製造;科技金融發展強勁,廣東省科技信貸餘額超過2.3萬億元,私募股權及創業投資基金規模達2.5萬億元。葉兆佳表示,舉辦是次論壇旨在探討如何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機遇,促進科技合作與金融發展。

  蘇崑致致辭時介紹橫琴當前發展情況,合作區充分發揮與澳門深度合作的先天優勢,「四新」產業加快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與澳門有序銜接,合作區開發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合作區成立3周年,值此重要歷史節點,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讓出席嘉賓能夠深入體會橫琴的體制優勢、創新動力、經濟活力,為澳琴高品質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

  創建具琴澳特色一流產業投資平台

  余雨生表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員,澳門擁有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定位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兩大優勢。其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目標與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高度協同,粵澳資源聯動搭建融合發展平台,以現代金融帶動不同產業的發展,將是創新金融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重要動力。

  隨後,澳門創新投資聯合會副會長馬志達與橫琴深合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冠宇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論壇環節中,橫琴深合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剛以《粵澳資本聯動,探索產業投資新模式》為題發表分享,建議在澳門「1+4」產業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和合作區「四新」產業導向的背景下,推動粵澳兩地經濟在更廣領域的融合,以創新性金融手段,與澳門資本共同推動創新產業投資新模式,創建具有琴澳特色的一流產業投資服務平台。

  吳偉恩以《淺談區域合作與澳門金融業發展》為題提出幾點建議,包括:一、強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之間的金融合作。吳偉恩指,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框架下,澳門應進一步加強與香港、深圳等大灣區城市的金融合作,特別是跨境資本流動和金融互聯互通方面。澳門可以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成為內地資本進入國際市場的橋樑,同時也為國際資本進入內地市場提供便捷的通道。建議重點關注離岸金融業務的發展,澳門可以吸引國際投資者利用澳門的稅務優勢和地理位置,促進國際資本的匯聚與流動。澳門可以與香港、深圳等大灣區金融中心加强聯動,推動更多金融產品的創新,提升區域內資本市場的多樣性和競爭力。

  二、發展產業投資基金,吸收東南亞資金投資中國優質項目。吳偉恩指,吸引東南亞資本投資中國優質項目。這將有助於促進澳門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與交流,同時還可以推動澳門經濟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

  深化與葡語國雙邊和多邊金融聯繫

  三、發展金融科技。澳門可通過與深圳等地的科技企業合作,推動區塊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在金融業務中的應用,提升澳門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覆蓋面。

  四、深化與葡語系國家的金融合作。應該進一步深化與葡語系國家的金融合作,尤其是在資本市場、銀行業務、投資基金等方面,推動雙邊和多邊的金融聯繫。設立專門面向葡語系國家的金融平台,促進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之間的資本交流與合作。

  五、提升金融市場的多樣性與國際化。澳門可以考慮發展更多種類的金融衍生產品、股票和債券市場,吸引國際資本進入,同時也可以通過與葡語系國家合作,推動這些國家的企業在澳門上市或發行債券,提升澳門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