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大學昨日舉辦「澳琴同行—澳大開放日2025」,大學校園與位於橫琴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同步開放,線上線下展示最新教學、研究及服務成果。校長宋永華指出:作為首間延伸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校區開展教學與實驗的澳門高校,澳大在去年12月舉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校區交地暨奠基儀式,全面啟動該區建設。合作區校區總用地面積約37.5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83.1萬平方米,將設立醫學院、信息學院、設計學院、工學院及高等研究院,預計可容納1萬名學生,計劃於2028年投入使用。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促進國際科技合作
澳大開放日啟動儀式上午11時於澳大校園的圖書館廣場舉行。宋永華,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學生廳廳長陳旭偉,澳門中華教育會會長陳虹,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理事長劉麗妹,澳門大學校友會會員大會主席區秉光、學生會會員大會主席何培儀、研究生會理事長陳裕林等主禮。
宋永華致辭時提到,去年澳大首次通過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局的院校素質核證,獲該局確認完全符合審視範圍的要求,展示澳大的辦學素質及營運成效獲國際認可。課程設置方面,澳大本學年新增藝術、商業分析、公共衛生、智慧海洋技術、建造項目管理、臨床心理學等領域的課程。
他續指,澳大計劃於下學年增設視覺傳達設計、消防安全與災難救援,以及認知神經科學等範疇的研究生課程,進一步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另一方面,為培養具備全球視野的人才,澳大與海內外10多所知名院校合作開辦聯合培養項目並計劃與內地、澳洲及歐洲等地的更多院校開展合作。
展望未來,澳大將一如既往,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堅守「立足澳門、共建灣區、融入國家、走向世界」的發展定位,致力培養具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全球競爭力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和創新型人才。同時推進研究戰略布局,打造高水平科研創新平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講座遊戲活動紛呈 感受校園育人理念
開放日期間,澳大精心設計的入學講座、學術和科普講座、實驗室體驗、工作坊、互動遊戲攤位、表演、展覽等逾200項活動,將趣味科學知識及文化體驗融入其中,讓參加者親身體驗元宇宙賽車、中醫藥香療的樂趣,窺探「福爾摩斯的微觀世界」、「細胞偵探局」的奧秘,挑戰「測謊」實驗、心電感應,與四足仿生機器人互動,趣製雞蛋仔及咖啡渣磨砂膏等,從中感受澳大的學習氛圍,探索個人興趣和潛能。10間住宿式書院亦安排獎賞遊覽活動,以遊戲、共膳教育體驗等方式,讓參加者感受書院系統的育人理念。另外,位於橫琴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安排科研專題講座、入學講座和校友分享會等,展示澳大將教育與實驗延伸到橫琴的成果。
此外,澳大科技學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鍾俊文在開放日啟動儀式上,以「用於虛擬現實的可穿戴觸覺反饋器件—千里之外,觸手可及」為題進行項目簡報,介紹澳大在柔性智能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啟發學生以科學改變未來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