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大學昨上午於聚賢樓舉行「以博鰲亞洲論壇『構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框架』倡議為指導建設澳門國際化科創平台的研究」成果發布會。研究項目受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委員會委託,在澳門基金會的資助下,由澳大研究團隊完成,並獲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高度評價。澳大校長宋永華表示,澳門應充分發揮優勢,促進與博鰲亞洲論壇打造國際化科創平台,走出澳門特色的發展之路。
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成員、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委員會主席梁維特致辭時表示,研究報告以博鰲亞洲論壇的「構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框架」倡議為出發點,緊扣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重大國家戰略,系統論證了建設澳門國際化科創平台的重大意義,並提出澳門開展科技協同創新合作的政策建議。他亦對澳大項目研究團隊的研究工作表示高度認可和感謝。
宋永華稱,澳大研究團隊通過不懈努力和合作,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澳門作為國際化和開放型城市、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與葡語國家保持悠久緊密的歷史文化聯繫,更應該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和聯通世界的功能,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一帶一路」和博鰲亞洲論壇「構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框架」倡議下,促進與博鰲亞洲論壇發起國的合作,打造國際化科創平台,走出一條具有澳門特色的發展之路。
項目顧問、絲路創新力執行董事、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資深顧問、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部原專業技術崗二級職員趙新力對澳大研究團隊取得的優秀成果表示祝賀。他認為,該研究項目立意高遠、切合實際、方向聚焦、內容詳實,獲得同行專家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為「建設澳門國際化科創平台」提出有針對性、科學可行的對策和建議。
會上,研究項目團隊代表、澳大研究服務及知識轉移辦公室主任王春明介紹項目背景;工商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張麗文匯報項目研究成果;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新介紹「傳統藥物創新聯盟」建設情況和發展規劃;科技學院海洋科學及技術系系主任、區域海洋研究中心代主任徐杰報告「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第三屆大會」之「海洋科技:走向『藍色』可持續發展」分論壇的舉辦情況。
出席澳大研究成果發布會的嘉賓還包括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黃聖彪,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謝永強,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區榮智,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委員會委員柳智毅、余成斌、王一濤、張可可、劉毅翔,澳門經科局科技產業促進處處長李俊傑,澳大全球事務總監王瑞兵,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代院長陳國凱及科技學院特聘教授顏至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