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上半年金融稅收75億

416

  【本報記者何雋捷橫琴報道】為加強本澳中文媒體對橫琴深度合作區的了解,新聞局、中聯辦宣文部、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主辦的「澳門中文媒體橫琴行(第二期)」昨日起一連兩日舉行。本期活動主題為「多元產業.築夢院區」,通過走訪橫琴深合區4大產業代表項目,感受橫琴新產業發展的動力。首站為橫琴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發展局代理局長池騰輝表示,深合區揭牌以來,金融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上半年的金融產業稅收74.7億元人民幣,佔深合區總體稅收38.1%,在目前經濟總體低迷的大環境屬難能可貴。

  池騰輝介紹說,深合區金融行業發展態勢良好,產業基礎扎實,截至今年7月末,深合區經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准或備案的持牌金融企業及其分支機搆78家,地方金融組織55家,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存續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574家,在中基協存續備案的私募基金產品1789項。深合區本外幣各項存、貸款餘額均超過1700億元。經證監會批覆的基金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超過4.7萬億元。今年上半年,深合區金融業增加值達82.2億元,同比增長11%,佔深合區地區生產總值的36.7%。金融業稅收達74.7億元,同比增長31.3%,佔深合區稅收比重的38.1%。

  他續指,去年年底,「低門檻、無限制、投向廣」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外商投資股權投資類企業試點辦法(暫行)》出台,並於今年1月底起正式實施,持續推動金融開放創新,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多幣種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更好地引導外資服務深合區建設。目前,在深合區獲得QFLP(外商投資股權投資試點企業)試點資格的企業共29家,其中澳資企業共12家。

  粵澳跨境資料驗證首個場景落地

  池騰輝又介紹深合區跨境金融創新成果,包括:粵澳跨境資料驗證平台的首個服務場景落地,為粵澳兩地機構提供高效的跨境資料驗證基礎設施,兩地居民可通過平台合作機構在個人授權的基礎上實現個人資料跨境驗證;積極推進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工作,實現個人資產的靈活多元配置,以及促進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區內銀行創新推出全面服務深合區建設的跨境金融服務品牌,通過粵澳兩地系統連接、業務對接、服務互通實現對兩地經濟民生的跨境金融服務等;社會民生方面又為澳門居民在深合區生活就業提供便利金融服務,包括澳門單牌車投保內地商業險降費達30%;促成粵港澳大灣區內企業完成對澳門融資租賃企業的收購,結合琴澳兩地資源推動澳門融資租賃業務發展,大力推動琴澳一體化建設。

  至於跨境金融目前所面臨的難點,池騰輝指,截至今年6月末,深合區「跨境理財通」跨境收支達3020萬元,其中對澳往來收支佔九成以上。但是,跨境金融是中央事權,當中涉及監管、制度安排,包括帳戶系統、電子圍網等,要等著中央的統一安排和部署。但在圍繞跨境金融方面可以尋找「小切口」,進行支付領域等創新突破。

  新街坊設專屬金融保險服務中心

  橫琴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志偉介紹橫琴人壽的發展狀況與業務布局,他表示,自2016年9月成立至今年5月,橫琴人壽總資產突破300億元,6月完成8.69億元增資,預計今年年底將突破350億元的總資產。在中國壽險行業進入3.0時代,橫琴人壽堅持差異化競爭之路,提出「家庭帳戶」、「合夥型分銷網路」和「數位橫琴」特色戰略,針對包括澳門居民在內的大灣區,開發了「橫琴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保險(澳門版)」、「橫琴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疾病保險(A/B款)」;在服務方面,制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專屬核保核賠政策、引進大灣區先進的cDNA-L1宮頸癌檢測服務等,計劃在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設立專屬澳門居民的金融保險服務中心、引進多學科細胞健康保健和聯合治療服務等。截止今年8月底,橫琴人壽累積承保障共3397名澳門居民,保單3397件,提供保險保障金額共9.7億元,總保費達6.13億元。

  他透露,將在澳門新街坊項目設立專屬澳門居民的金融保險服務中心,打造集日常諮詢、服務,包括健康管理在內的服務點,並提供「一籃子」專屬的家庭式保險計劃,目前有關工作正在推進,爭取待新街坊項目落成後一併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