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黑盒劇場夜間劇本殺 AR製爆竹凸顯歷史主題

活化益隆結合產業助新文化融合

430

  【本報訊】文化局正積極開展益隆炮竹廠活化工作,並將於今年內開放局部空間予公眾參觀。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胡玉沛表示,認同益隆炮竹廠分階段試點開放,始終首要確保公眾安全、宜遊最重要。他又指益隆炮竹廠佔地面積不小,將來全面開放,建議可把益隆炮竹廠與多元文化產業結合,注入黑盒劇場或夜間「劇本殺」,及結合AR技術,讓公眾透過紙藝等方式體驗爆竹製造,把歷史傳統產業與新科技和新文化融合。

  因有意見指澳門缺乏夜間旅遊消閒場所,參考國內外經驗,不少景點都盛行黑盒劇場和「劇本殺」等,建議益隆炮竹廠可注入黑盒劇場或夜間「劇本殺」;他同時建議益隆炮竹廠引入AR技術,始終不能讓居民遊客真正製造爆竹,但可結合AR技術,透過紙藝、勞作和多媒體形式,把歷史傳統產業與新科技融合互動。胡玉沛強調,把文化產業和益隆炮竹廠結合的前提,必須反映當年作為3大產業的爆竹業歷史主題,要呼應歷史,才有意義和有趣味。

  保留工業遺址水池運河最大亮點

  他表示,經參觀後,認同益隆炮竹廠可分階段先作試點開放,因益隆作為閒置荒廢多年的工業遺址,需要一段時間全面清理,而首階段先以引導性的木棧道讓公眾按既定路線參訪,有助確保眾安全宜遊。

  胡玉沛續說,參觀期間發現最大的亮點,是爆竹廠仍保留1個防火用的水池,及1條已經乾涸的運河,運河連接到水池,運河過去用於運載火藥,水池則用於防火和救火,及把火藥庫與其他園區隔開。他提出構想,將來可考慮把運河重新注水,參考南灣雅文湖畔設小艇的方式,讓公眾可以在益隆炮竹廠的運河和水池內划船,重塑當年工人以運河運載爆竹的情境,他認為此舉可讓公眾感受昔日澳門漁村及3大傳統工業爆竹業的運作,是很好的體驗。

  他又指,益隆炮竹廠佔地面積不小,分階段開放後,活化規劃工作可邊做邊設計,但益隆炮竹廠始終不涉及名人偉人居住,只屬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工業遺址,長遠全面開放,建議可著手把益隆炮竹廠與多元文化產業結合,因有意見指澳門缺乏夜間旅遊休閒場所,參考外地以至內地,不少景點都盛行黑盒劇場和「劇本殺」等,建議益隆炮竹廠可注入黑盒劇場或夜間「劇本殺」,把文化產業和工業遺址結合,增添夜間文化活動和吸引力。

  他同時建議益隆炮竹廠引入AR技術,始終不能讓居民遊客真正製造爆竹,但可結合AR技術,透過紙藝、勞作和多媒體形式,把歷史傳統產業與新科技融合互動。胡玉沛最後強調,把文化產業和益隆炮竹廠結合的前提,必須反映當年作為3大產業之一爆竹業的歷史主題,要呼應歷史,才有意義和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