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橫琴前置貨站首季動工

137

  【本報訊】澳門國際機場(MIA)昨舉行傳媒春節聚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穎雄表示,機場將繼續推進填海擴建工程及橫琴前置貨站建設等核心工程,前置貨站預計今年首季啟動建設,預計2026年完成;跑道加固及重鋪工程擬於第四季啟動,採用夜間分段施工方式,以保障機場正常營運。

  春節聚會昨午在美獅美高梅維天閣舉行,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董事會主席馬有恆,陳穎雄,執行董事朱丹寧、簡焯坤、李時泰,各部門總監以及工作小組組長等出席。

  馬有恆在致辭中指出:去年澳門國際機場旅客量逾760萬人次,航班升降近6萬架次,整體旅客量及航班量均較去年增超過四成;貨運市場表現亮眼,2024年處理貨運量超過10.8萬噸,按年增長逾七成。CAM的2024年度總收入預估約14.75億澳門元,按年上升5.1%,預計可恢復至疫情前的81%。澳門國際機場於基建發展上積極配合本澳旅遊業迅速發展,多項重大基建於去年啟動,當中包括機場擴建填海工程、橫琴前置貨站項目。2025年亦將陸續開展多個加強安全、提升效率和優化服務等的基建項目,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舒適的出行體驗。

  跑道加固及重鋪工程第四季啟動

  陳穎雄在闡述澳門國際機場發展規劃時指,機場將繼續推進填海擴建工程及橫琴前置貨站建設等核心工程,前置貨站預計今年首季啟動建設,預計2026年完成;同時有序開展基礎設施升級項目,主要包括跑道加固和重鋪工程、中央安檢區改造工程,以及轉機和到達走廊優化工程等3大子項,旨在持續提升區域航空樞紐服務能力。跑道加固及重鋪工程擬於第四季啟動,採用夜間分段施工方式,以保障機場正常營運。

  氹仔碼頭與機場拓無縫海空聯運

  他又說,候機樓中央安檢區改造工程計劃則於第一季啟動,希望到年中開始有改善,整個過程到第三季完成,項目將引進智慧安檢設備與單一身份識別系統,預計將安檢處理量提升至1.8倍,從而顯著加強旅客處理能力。

  此外,氹仔客運碼頭直升機場弱電系統與設備安裝工程已於去年12月初開始為期6個月的施工,確保配合特區政府規劃於2025年下半年直升機場正式投用的總體目標。未來,氹仔客運碼頭、直升機場將與澳門國際機場無縫對接,實現海空聯運,便利周邊旅客的出行,為配合大灣區發展提供關鍵交通支撐。

  陳穎雄表示,縱觀周邊環境及行業變化,預計2025年旅客運輸量可達850萬人次,航班升降達6.5萬架,貨運量達11.3萬噸。CAM將繼續秉持「安全、效率、效益」的核心理念,在追求有限空間增長的同時,著重提升機場安全系統的流暢性,並提升營運效率以加強旅客服務體驗,配合特區政府促進綜合旅遊休閒業發展,鞏固本澳「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

  陳穎雄其後接受訪問時補充說,澳門機場正與橫琴粵澳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商討,表達期望在橫琴建設澳門機場候機樓,便利旅客利用澳門國際機場出行,中轉至內地及國際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