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群力智庫中心昨日以「陸路交通十年規劃出爐,計劃願景是否如你所期?」為題舉辦「群力論壇」,邀請嘉賓探討陸路交通十年規劃。立法議員、群力智庫理事長梁鴻細表示,應有序推進輕軌軌道交通規劃,他預視未來若建成輕軌西線,連接關閘、青茂和橫琴口岸,能有效幫助居民出行和達致疏導旅客作用。
跨海纜車屬旅遊勿納交通
昨日論壇主講嘉賓包括梁鴻細、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張淑玲、群力智庫常務理事林家全及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梁彥邦。梁鴻細表示,軌道交通是本次陸路交通十年規劃的重點,他認同應有序推出完善輕軌軌道交通規劃,如果橫琴線、東線能夠如期完成,未來對連接關閘口岸、橫琴口岸,以至內地高鐵網,起到積極疏導旅客的作用。他又指出:西線覆蓋舊區居住人口,因此亦應盡快規劃建設,讓輕軌網形成環狀,有效幫助居民出行。就有關科學館與新城A區研建跨海纜車,交通+旅遊的構思方案,梁鴻細認為構思是好的,但跨海纜車屬旅遊項目,不應納入交通規劃,至於興建成本效益,希望政府釋出更多訊息,讓居民發表意見。
冀按時間表完成各輕軌線
張淑玲亦贊同表示,未來應以輕軌解決居民出行為方向。她說,過去輕軌發揮集體運輸交通作用非常有限,居民一直希望輕軌建設能有清晰時間表,而從今次陸路整體交通運輸十年規劃諮詢文本可見,當局提出2024年前將完成氹仔線延伸至媽閣站,2025年前完成石排灣線和橫琴線,以及爭取2028年完成東線工程,相信對居民而言比較實在,希望當局把握時間做好有關建設。
林家全關注坊間有聲音指輕軌應該暫時停工將公帑留予作其他更有用的地方,但他認為輕軌要繼續建設,但要做好監管及質量,同時公帑亦都要用得其所。對於2020年輕軌維修電纜須停運6個月,林家全直言「未見過世界上有1間公共運輸交通系統要停運去維修電纜」,希望以後輕軌建造的同時,電纜及各方面的設施必須做足、做好。
梁彥邦則指出:目前澳門以傳統停車場為主,但面對澳門人多地小的情況,居民一直受到「泊車難、搵位難」困擾,他認為應該對機械式、倉儲式的停車場作評估,考慮是否適合澳門使用。而跨海纜車方面,他認為以本澳條件,科學館至新城A區的路線作為觀光纜車就過於單薄,由於據規劃可見,新城A區至2026年經屋建設後,仍未有其他周邊元素,因此旅遊元素並不充分,希望政府公布更多數據,以及未來的前景規劃方向,再考慮應否建設觀光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