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黑沙環中街及東方明珠街由昨日至12月初分階段開展整治工程。立法議員梁鴻細表示,當局除要監督好工程進度,承建商亦應待疫情穩定後,適量增加人手趕上合同規定的工程進度,做好周邊路網及公共配套,多考慮智慧、綠色、無障礙的道路設計。
梁鴻細表示,友誼圓形地為連通關閘、友誼大橋、新城A區和東北大馬路的交通樞紐,高峰時段經常出現交通擁擠。隨著港珠澳大橋開通以及未來澳氹第四條大橋建成通車,相信友誼圓形地交通負荷將進一步增加。為緩解區內路網車流,以及配合港珠澳大橋和新城填海A區未來發展,政府提出興建由東北大馬路跨越友誼圓形地連接A區的行車天橋,一是連通東北大馬路與新城A區,二是連通東北大馬路與友誼橋大馬路。
闢臨時車位供區內居民使用
他提到,交通局曾於2019年提出友誼圓形地行車天橋的第二期方案,相信上述行人天橋工程計劃屬方案一部分,期望當局落實有關方案概念,打造跨越多區的行人通道,完善本澳步行網絡,方便居民「綠色」出行,既降低公共道路交通的壓力,亦保障行人過路安全,真正實現人車分流。另外,整治工程取消54個輕型汽車咪表泊車位及約130米電單車泊車區。梁鴻細有感東北大馬路一帶車位緊張,期望政府找尋合適地段增設臨時合法車位供市民使用,呼籲居民在此期間預留充足出行時間,避免造成阻礙。
智慧綠色無障礙規劃道路網
隨著友誼圓形地行車天橋施工,屆時會給予道路交通造成一定壓力,他希望政府做好相關協調工作。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相信在工程進度上或有一定拖延,但在疫情穩定後,有關工程亦陸續開展,梁鴻細認為當局除監督好工程進度,承建商亦要適量增加人手,希望工程按時、有質量趕上合同的施工進度;同時,冀當局考慮建好周邊路網及公共配套,綜合發揮交通樞紐的集散功能。道路網絡設計規劃方面,多考慮智慧、綠色、無障礙及人文因素,推動綠色低碳的城市建設運營模式。
新城A區相關工程如火如茶,但施工人員反映新城區公共巴士未能與澳門半島區銜接,每次前往開工都要使用私人交通工具。梁鴻細認為接下來新城區工程會陸續開展,希望有關當局做好巴士配套服務,方便居民出行;並前瞻考慮新城A區短中長期的整體交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