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議員梁安琪昨在立法會全體會議議程前發言關注本澳旅遊業發展,她表示,認同政府一系列活化澳門整體旅遊環境措施,刺激社區經濟發展,且通過旅遊彰顯澳門深厚的文化底蘊,發揮旅遊+的功能。她建議現時當局深化探討「旅遊新模式」,加強旅遊+的融合,通過科技手段,開發數位化體驗產品,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擬展示等新型旅遊服務,並發揮好本澳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歷史優勢,使旅遊與經濟在新科技帶領下穩步向前。
梁安琪指,疫情下各地市民出遊計劃放緩,本澳旅遊業陷入「停滯」。本月初,旅遊局表示,在疫情基本穩定情況下,將馬不停蹄開展大量準備工作,盡快吸引旅客來澳,開展旅遊經濟活動。
她說,文化局早前也表示,將以鄭家大屋、崗頂劇院、海事工房作為試點,引入具本地特色的長駐品牌演出項目,並開放海事工房和荔枝碗船廠片區等,讓業界利用歷史建築商業化營運。當局一系列舉措可以說是主動出擊,多點多面發力,通過推出各項有利措施,活絡澳門整體旅遊環境,刺激社區經濟發展,也是通過旅遊彰顯澳門深厚的文化底蘊,發揮旅遊+的功能。
她續稱,在新世代下,創新賦能才可持續發展,今年,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規劃表示民眾的旅遊消費需求發生改變,提出要注重創新,加快推進以數位化、智慧化等為特徵的智慧旅遊,而早前特首答問大會上,特首更提到元宇宙是未來澳門科技發展規劃。在這個經濟和科技緊密結合的新世代,科技在社會及經濟各層面的應用愈來愈廣,包括旅遊業也要採取科技手段促進行業發展。
智慧旅遊求變創新注入新動力
梁安琪認為,旅遊業作為澳門重要產業,通過旅遊業可帶動周邊行業如酒店、零售、手信、餐飲等發展,帶動經濟活躍。發展智慧旅遊則要配合運用創新科技,才能在現時防疫常態化的大環境不被逐步淘汰。智慧旅遊方面,當局2019年推出3項包括掌握景點資訊及人流狀況的應用程式,在這個基礎上,現在當局應深化探討「旅遊新模式」,積極適應求變,引導旅遊業主動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市場需求變化,推進旅遊業利用科技不斷深化其監管、服務、展示、經營的功能,並加強旅遊+的融合,通過科技手段,開發數位化體驗產品,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擬展示等新型旅遊服務,促進旅遊產業高品質發展,發揮本澳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歷史優勢,按照各區發展特色需要,打造出具有澳門本地藝術、美食之都等特色品牌社區,提高旅遊競爭力,從而為澳門社區經濟注入新動力,使旅遊與經濟在新科技帶領下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