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前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表明,偉龍馬路地段經屋將轉為「夾屋」,正更改設計。立法議員梁孫旭表示,因應實際需要改變方案可以理解,顯示政府房屋政策缺乏長遠和穩定規劃,促請政府盡快落實方案,待《夾屋法》通過後可同步接受申請。他同時促請政府做好5個置業階梯的銜接政策,特別社屋經屋夾屋必須無縫銜接,否則難以稱得上階梯。
梁孫旭表示,偉龍馬路公屋項目可謂一波多折,從上屆政府提出建造6500個經屋單位,至今屆政府指因人口密度太高,提出兩個方案,分別是4000多至5000多個經屋單位,或4000個經屋單位,期間政府做了不少工作,包括方案設計、環評等,然而至去年底政府指不排除把偉龍馬路項目從經屋變成夾屋,至前日行政長官在答問大會上,表明該地段轉為興建夾屋,正按私樓方向重新設計,意味著過去提出的方案基本全部推倒重來。
立法同步建設 盡快申請夾屋
他直言,短時間內一改再改,顯示政府在制訂政策時缺乏長遠和穩定的規劃,假如政府決定偉龍項目作為夾屋,希望盡快落實方案,始終大家擔心政策朝令夕改,會令居民失去信心。他又認為,過去公眾諮詢期間社會大部分意見都支持政府推出夾屋,故希望政府盡快落實方案。政府指10月會把《夾屋法》送交立法會,在立法的同時,偉龍的夾屋項目應同步開展,當法律通過後自然可水到渠成,盡快有夾屋供社會申請,讓夾屋這一房屋階樓可以得到落實。
梁孫旭續說,政府去年公布《房屋政策白皮書》,有詳細交代不同階段房屋需求的變化、現行房屋政策的問題,以及針對5個置業階段情況的預估,但整個報告只提出問題,卻未有解決問題的建議或方案。他認為,疫情下社會對房屋的需求產生態度上的轉變,但長遠而言肯定有需求,他舉例最近1次經屋申請是因應新法去投資化,加上因疫情下令申請數字大減,不代表社會對經屋的需求減少,政府必須保持公屋中長期供應的規劃,政策切勿朝令夕改。
置業5個階梯 逐個問題解決
梁孫旭並強調,針對5個置業階段的不同問題,特區政府必須妥善處理。他說,明白運輸工務司人手不足,但希望政府逐個問題解決,例如即將推出的長者公寓和夾屋,應盡快公布社會最關注的申請條件、價格等;而新一期經屋申請已公布確定名單,希望當局盡快公布經屋售價。
梁孫旭進一步指,另1個問題是近年政府雖然先後修改《社屋法》和《經屋法》,但仍然存在社屋住戶即使收入超出1元,租金仍增加1到2倍的不科學情況,且住戶退場後未能銜接經屋,存在脫節情況。他促請政府未來在5個置業階梯應有銜接性政策,特別社屋經屋夾屋必須無縫銜接,「我呢樣唔合資格,重有第二樣可以填補」,令不同群體和不同需要的居民,可透過不同置業階梯解決住屋需求,否則難以稱得上階梯。
另外,他又提到,日前政府在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回應有關公屋質量問題時提到,將來的公屋為避免再出現公共地方「甩磚」,將改為油漆和鋪紙皮石方式。梁孫旭指收到很多意見,認為有關做法似乎不太妥當,因大廈公共地方牆身黏貼磁磚的裝飾方法非常普遍,幾個公屋出現「甩磚」,均因手工、質量等各方面問題,他認為政府把公屋公共地方全部由黏貼磁磚改為油漆和鋪紙皮石,是「斬腳趾避沙蟲」,令大廈的價值、將來大廈老化後出現其他問題,是退步的做法。他促請政府應要求承建商提升技術和施工質量,而不是以最簡單方法逃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