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統計局日前公布,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新一期總體失業率為3.3%,其中本地居民失業率則升至4.3%,創2009年以來新高,至於就業不足率則下跌 0.3個百分點至2.9%。立法議員梁孫旭表示,經濟不景下居民收入減少,期望政府盡快出台消費卡以減輕居民壓力,帶動內需,同時讓大企業釋放更多文職工作,保障本地人就業。他又提及,目前帶津培訓由於課額不足,出現結構性錯配問題,建議政府針對受歡迎的課程增設課堂,並與企業合作為報讀者提供實習崗位,增加受聘的機會。
梁孫旭表示,因應近期內地和香港疫情變化,本澳通關措施受到一定限制,導致本澳經濟復甦之路未如理想,甚至有企業停業或結業,令整體就業環境惡化。經濟不景下居民收入減少,直接影響民生,不少居民和企業期望政府再推出經濟援助措施,例如消費卡方案,不但減輕居民壓力,也為本澳經濟注入活水,帶動內需;同時積極與內地磋商,恢復人員往來的政策,吸引更多旅客來澳。
嚴控外僱審批 釋放文職空缺
根據最新一期統計局數據,去年12月至本年2月的總體失業率為3.3%,本地失業率上升至4.3%,處於近10年較高水平,其中失業原因大多為企業停業,公司臨時性工作完結而被解僱等非自願失業的情況。另外,數據顯示開工不足情況稍有改善,梁孫旭認為,博彩業因應大部分貴賓廳結業,博彩員工整體開工的數據亦隨之稍有放緩,而統計數據時段為春節期間,服務業、餐飲業經營相對較穩定,惟近期又有開工不足情況出現,預料相應情況會持續不明朗。
他指出:隨著經濟下滑,企業聘請僱員愈發謹慎,雖然勞工局針對就業問題作出相應工作,推出培訓課程,但面對疫情持續,失業率上升,相應措施未必能幫助失業人士。他提及,建築業近期出現集體解僱情況,亦有公司以技能未符合要求為由拒絕聘請本地建築工人,包括從事建築行業近20年的工人同樣被拒諸門外,令到建築業失業情況進一步惡化,他建議當局應從多方面政策提供就業輔導,透過培訓、配對確保本地人優先就業,對企業提出的「技能要求」做好把關。他又鼓勵僱員需努力提升自我技能和知識,從而加大獲聘機會。
除了建築行業面對就業問題,亦有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或未能找到理想工作,政府過去針對服務業、零售業、餐飲業調整外僱數量,並嚴格加強企業申請外僱的審批,梁孫旭期望大企業的文職工作同樣「還職於民」,透過完善外僱管理機制,釋放更多文職工作空缺以滿足本地居民的就業需求。他又提及,目前帶津培訓出現結構性的錯配問題,例如有報讀者由於學額不足,最終報讀非自己意願的行業培訓課程,難以為他們帶來轉行的可能性,建議當局針對受歡迎的課程增設課堂,並倣傚「職出前程」實習計劃,透過與企業合作為報讀者提供就業經驗,加大被聘請的機會,既能夠減輕政府開辦課程的壓力,也讓企業全面掌握求職者能力,求職者盡快適應和熟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