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斷抗疫莫拖拉聽民意優化政策

358

  【本報訊】今日零時至18日零時,全澳進入相對靜止狀態,大部分工商行業停工停業,澳門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支持政府的「相對靜止」政策,但呼籲政府盡快出台並加碼經援措施,解決民生問題。同時在抗疫過程中要聽取民意,不斷檢討優化政策,

  市民疫下難捱 經援加碼加速

  葛萬金表示,疫情爆發至今3周以來,每日仍有不少感染病例,社區傳播依然存在,說明之前特區政府的抗疫工作並未到位,無論商戶或市民都處於水深火熱,亦早有意見希望採取強硬措施切斷疫情傳播,因此現在政府推出比較強硬的「相對靜止」以達到「動態清零」目標,市民應對此表示支持。但葛萬金認為,「相對靜止」來得太遲,新濠天地、新葡京、財神酒店等賭場相繼出現陽性和確診病例,甚至有賭場確診員工被要求去隔離酒店,賭場卻仍在營業,竟要求市民如非必要盡量不要出門,引起社會諸多怨言。

  他直指,賭場賭桌數量、賭客數量依舊,大家反而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加大病毒傳播風險,也令賭場員工暴露在風險之中。因此,葛萬金認為,賭場生意遠沒疫情前興旺,停業1周損失不大,只有全澳門所有居民、企業一起配合停業停工,若1周後能有效將感染病例數量降至較低水平,屆時只要再做好全民核檢,相信基本上能達成「社會面清零」目標,有機會恢復正常狀態。

  但是,在支持的同時,他強調政府亦應做好後續工作,如援助政策。他指,僱主無義務支付僱員停職時的薪金,但僱員無收入亦存在著巨大損失。他呼籲百億經援應盡快出台並加碼至150億,希望所有市民,包括長者、學生、殘障人士等等都能受惠。他指,疫情影響的範圍愈來愈大,僱員、僱主深受其害,而目前的經援計劃對中產階層亦不公平,長者、家庭主婦、學生、殘障人士等「想有工作都找不到工作的人」更不可以被一腳踢開。他質疑,「這些人連少少錢都沒有,公平嗎?我們社會要搞到這麼分化嗎?」他又指,參考香港,停業措施一出就接連推出多輪經援措施,而澳門的百億經援依然「難產」,不明政府為何「抱住錢」拖拖拉拉,「難道到幾個月之後大家才能用到錢嗎?」

  改善全民核檢 增設臨時人手

  全民核檢到了第七輪,葛萬金提出,政府要求市民參與全民核檢前需持抗原快測陰性結果,但為何混管中仍有陽性個案?他分析存在3點漏洞,一,抗原快測質量低、結果誤差大;二,有人可能隱瞞抗原快測結果進入檢測站;三,核檢站內有陽性個案,做核酸採樣時需要拉下口罩,甚至發出「啊」聲,飛沫傳播下隔壁同樣在採樣的市民就很容易「中招」。

  因此,葛萬金建議政府優化檢測環境、加強防護設備,如加強空氣流通,採樣時每個座位之間設擋板,減少核檢站內病毒傳播的機會。「發現問題而不去解決,做十次二十次全民核檢都有個案就沒意思」。

  另外,經過多次密集的全民核檢,不少義工、醫護都十分疲勞,葛萬金表示,義工有心站出來服務社會,但相信最開始他們都不會預想到需要做那麼多次。他指,本周公共部門停開,亦有不少部門會派遣公務員投身抗疫工作。除建立「公職人員義工資料庫」,方便抽調義工外,若核酸檢測還將持續,建議政府應利用財政資源增設臨時職位,以日薪或時薪方式聘請臨時員工擔當核檢站內工作,既可解決人手不足問題,也可緩解失業率高現狀,而不是「靠曬義工」遙遙無期。他希望政府多汲納民意,優化改善問題優,讓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改變,才是好的政策。

  葛萬金認為,政府應該不斷檢視抗疫以來所暴露的問題,倘若實施嚴厲措施時拖拖拉拉,關閉賭場不果斷,到頭來自打嘴巴降低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澳門醫療團隊力量薄弱,面對疫情等重大公共危機時人手及能力難以招架,而澳門背靠國家,一定要及時請求國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