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全籲持續優化柯維納停車場

120

  【本報訊】為回應氹仔居民對柯維納馬路一帶摩托車泊位的需求,當局檢視氹仔柯維納戶外公眾停車場的泊車情況後,擬調整該停車場的泊車類別和數量。對此,長期關注該區交通問題的氹仔社區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林家全樂見當局積極回應民意,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方案。

  他期望當局在優化泊位的同時,增加電單車出入口位置的指示和安全系數,進一步改善區內泊車環境。他並提出3點建議,包括適時調整電單車泊位比例、提升重型客車停車場使用率及調整停車場收費標準。

  林家全表示,隨著離島區快速發展,氹仔中心區成為澳門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統計暨普查局2021年數據顯示,該區佔全澳陸上人口11.1%。居民跨區通勤需求增加,私家車與電單車數量攀升,加上購物中心人潮湧現,導致泊位短缺問題惡化,交通壓力倍增。

  針對此現象,當局2023年3月提出柯維納馬路停泊區優化方案,同年12月正式實施。停車場初期提供41個輕型車位及17個重型車位,雖暫時緩解壓力,但後續觀察發現重型車位使用率低,輕型車位卻供不應求。去年5月當局調整比例至61個輕型車位與10個重型車位,此舉廣獲居民認可,顯著提升泊車便利性。

  此外,當局為進一步回應居民需求,交通事務局在本年度第四次「公共運輸服務改善工作小組」會議上,宣布將再次調整柯維納馬路戶外公共停車場的泊位分配。根據計劃,3個重型汽車泊位將改為電單車泊位,調整後場內將提供約50個電單車泊位、7個重型汽車泊位及61個輕型汽車泊位,方案獲委員支持。

  增電單車泊位 調整收費標準

  林家全期望當局在優化泊位的同時,增加電單車出入口位置的指示和安全系數,改善區內泊車環境,並提出以下3點建議:一、適時調整電單車泊位比例。電單車是澳門居民常用的交通工具,但南新花園近廣東大馬路一帶的電單車泊位相對不足。建議當局持續優化泊位分配,根據大數據分析,適時調整電單車及私家車泊位,以更有效利用土地資源。

  二、提升重型客車停車場使用率。位於柯維納馬路馬會站下方的重型客車停車場長期閒置,建議當局與業界溝通,提供更多誘因吸引旅遊巴或重型車停泊,期望鼓勵重型車業界更多使用柯維納馬路交通樞紐地下的重型客車停車場,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三、調整停車場收費標準。建議柯維納馬路公共停車場的收費以每半小時為單位計算,既可回應市民實際需求,也能提高停車場的流轉率及使用效率。

  最後,林家全指出:柯維納馬路停車場的優化措施體現當局對居民需求的積極回應。於2024年的泊位調整已顯著改善輕型汽車的泊車環境,而今年計劃增加的電單車泊位將進一步滿足居民實際需求。未來,期待當局持續關注泊位使用情況,並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動態調整,以實現公共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時透過與業界溝通和優化收費機制,進一步提升停車場的使用效率及交通流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