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青局因應社會變化,進一步優化及推出更多有利青年學生身心健康的措施,並依據近年社會發展,推出5項針對性措施,共織青年學生身心健康防護網。立法議員、勞校中學副校長林倫偉表示,「5項措施」中提出要增加學生運動動機及強化遵法守紀意識,冀政府盡快落實A區和北區的活動用地,拓展青年活動空間,並增加誘因鼓勵青年在課餘時間積極參與義工,服務社會。他又指出:針對離校、輟學的未成年青年,促教青局聯同社工局共同關注有關群體的情況,做好跟進工作,冀透過跨部門、跨司協作,共同減低青少年犯罪情況。
學校假期前會加強安全宣教
近年青少年犯罪案件數量顯著增加。林倫偉指出:臨近假期,青少年活動趨向多元化,隨著警方持續破獲多起案件,引起社會及教育界關注,當局召開專題會議應對有關情況。過去青年犯罪的情況不算複雜,假期期間較常出現青少年走私,現在青少年更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作為犯罪工具,衍生集團式犯罪,攜帶違禁物品,乃至毒品等過關,對青年人造成較大危害。
他表示,學校每年放假前都會針對假期安全等議題開展宣傳教育,但難以持續對離校學生保持較高的關注度,仍需全社會共同關注。政府應重點給予離校、輟學青年更多關注,他們較在校學生更容易受到外部影響,也更易墮入犯罪陷阱。凜促教青局聯同社工局合力關注離校、輟學的未成年人群體、去向等基本情況,並持續跟進。又冀加強跨部門、乃至跨司統籌協作,共同發力減低青少年犯罪。
以愛同行5措施關注青少年
「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提出5項針對性措施,包括恆常舉辦學校分享會;加強教師培訓,納入核心發展課程;倡議學校增加學生運動動機;推出心理健康教學課件,提升社會對身心健康重視;強化遵紀守法意識;加大輔導服務力度,冀做好青年健康守門員。林倫偉稱,要關注青年人身心成長狀況,「5項措施」都體現政府對社會的關注,當中十分認同拓展學生運動動機和加大輔導服務力度兩項措施。
他指,青年在成長過程中有許多能量需要消耗,若沒有足夠運動空間,容易造成精神暴躁等心理不健康情況,從而有可能提升犯罪風險。他促政府想方設法增加教育用地,拓展學生運動空間,冀A區盡快投入使用,並在「學校村」設置可供學生使用的運動用地;同時,盡早在社區,尤其北區增加市民運動公園,釋放更多運動空間,相信間接上對減低青年犯罪可起到積極作用。
鼓勵參與義工豐富課餘生活
另一方面,他提出,要強化青年學生遵法守紀意識,尤其近年,保安司體系少針對青少年推出多個義工項目,除可以加強年輕人知法守法意識,更可透過開展志願服務,豐富青少年的課餘生活。林倫偉強調,樂見教青局推出中學成績表紀錄學生義工時數,冀政府進一步加強鼓勵青少年加強參與社會事務,灌輸「助人助己」理念,讓青年人更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相信隨著學校、政府、社會團體聯手關注和努力,能有效防止青少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