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就立法議員顏奕恆有關預防樹木倒塌質詢,市政署回覆表示,該署會就每宗塌樹個案作獨立記錄,包括意外發生時間、地點、樹木品種、成因分析和總結。同時,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檢視塌樹周邊樹木或同類型樹種的樹木會否出現類似情況,倘發現異常,會採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市政署已於2022年更新樹木管理系統,進一步強化樹木資料記錄、管理、巡查、護理、外判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在樹木資料的記錄方面,詳細記錄已登錄樹木的基本資料、健康及立地情況、傾斜度或感染病蟲害等,且會定期檢查及更新。同時,系統增設提示功能,提醒相關技術人員須對重點關注的樹木進行檢查及護理。透過記錄每株樹木的資料及按照既定機制執行巡查工作,以便發現有潛在健康問題的樹木,並作出適當護理。
考慮到松山市政公園為褐根病的高發區,且為高人流場所,市政署已將松山市政公園與人有密切相關的路旁斜坡樹木由樹群方式管理,改以單株形式錄入樹木系統,進行詳細檢查與記錄,並增加巡查密度,由每年不少於1次增加至每年最少兩次的年度健康檢查。
為優化樹木的管理工作,市政署於2022年起,為直徑10公分或以上的城市樹木及步行徑與行人距離較近的樹木掛上印有二維碼的樹牌。市民只需使用手機掃瞄樹幹上的樹牌二維碼,便可查閱樹種的基本資訊,又或點擊進入「澳門生物資料庫」了解樹木的詳細資料。
考慮到樹木生病一般都是通過外觀表現出來,而「目測法」是其中一個主要鑑別手段。市政署早前已將《澳門樹木風險評估-目測法》電子小冊子上載到澳門自然網,內容深入淺出,讓市民知道更多關於樹木風險評估的資訊。市政署亦曾舉辦《評估樹木風險有辦法》圖文展,介紹樹木生病或生長不良的原因及處理方法,並介紹以「目測法」為樹木作初步及快速的評估,市民倘發現問題可向相關部門反映,讓樹木養護人員及時作出適當的治療及跟進,令樹木倒塌的風險降至最低,達到政府與居民攜手監察樹木的目的。未來,市政署亦會持續舉辦相關的展覽、講座或活動,以加強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