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汪:疫情回穩速放寬通關

369

  【本報訊】本澳自7月31日開始無新增陽性個案,連續9日社區零感染,於8月2日起社會進入「穩定期」。特區政府表示,珠澳兩地已於7月中旬建立洽談通關的機制,現正積極磋商、評估及跟進風險研判,兩地政府並將繼續透過聯防聯控機制,盡快落實通關正常化。

  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立法會議員李良汪指出:因應本澳疫情發展,粵澳兩地加強出入境防控措施,對阻斷病毒擴散有其必要性,然而,近日相繼接獲居民的意見及訴求,反映兩地通關措施仍未放寬,對日常生活及工作帶來影響。有民眾反映,由於經濟原因選擇於珠海居住,每天跨境上班,今波疫情令兩地通關措施收緊,為維持家庭收入,只能留澳暫住酒店;現時疫情已持續1個多月,與家人分隔兩地,無論金錢及精神上都倍感壓力,在本澳疫情已緩和的情況下,期望當局盡快放寬通關措施,讓其返回珠海與家人團聚,減輕經濟支出。

  李良汪表示,本澳已連續多天社區零感染,居民工作及生活逐步回復。期望當局加強與內地溝通協調,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推動最新通關措施,爭取進一步恢復正常通關,為兩地民眾生活、社區經濟及旅遊恢復提供有利條件,回應社會期望與訴求。

  澳珠制訂疫下保持通關機制

  他稱,澳門與珠海兩地無論在社會經濟及居民生活方面一直緊密往來,不少居民於珠海置業安居,加上粵澳、珠澳,以至琴澳等發展已有相關國家政策出台,長遠而言有必要研究如何在確保防疫的前提下,保障兩地通關不受影響。以「橫琴『澳門新街坊』為例,項目明年中竣工,預估日後或將有成千上萬的本澳居民於橫琴生活,倘因疫情出現長時間封關,要跨境返工返學嘅居民點算?」

  李良汪建議兩地政府研究並制訂疫下保持通關的可行性,以確保政策落實、區域發展、市民生活、經濟民生等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