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公布資料顯示,本澳自6月18日起至7月10日,陽性個案累計1526例。部分紅碼區發現的個案持續增加,同一封控區出現超過50例陽性個案,相關住戶及社會憂慮,倘大廈存在未被發現的傳播鏈,將造成防疫缺口。
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議員李良汪指出,其團隊先後接獲多名康和廣場住戶求助,反映大廈自7月4日被封控,原定解封日期為7月10日,但由於陽性個案持續增加,現已延至本月16日。住戶指出封控期間陽性個案仍不斷增加,憂慮大廈內部已出現管道或通風系統垂直傳播的途徑,將引發更大風險;另有住戶質疑公共部分清潔消毒不足、垃圾未有及時清理所致。
李良汪表示,接獲求助後已即時向相關部門反映及核實情況,確認當局曾對大廈公共部分進行全面清潔與消毒。然而,大廈被封控期間,仍不斷新增陽性個案,至今已有59例,住戶出現憂慮情緒實屬正常。
他促請當局加強清潔與消毒該大廈的公共部分,同時,建議持續優化住戶核檢的流程,最大程度避免住戶間的接觸;盡快就康和廣場被封控期間陽性個案劇增的情況作分析調查,減低病毒傳播風險,並讓住戶與社會明悉該大廈新增個案的情況,是隔離中抑或大廈管控中發現,減少疑慮。
李良汪認為,當局應就此類情況作全面評估及制定預案,按照調查結果及成因採取應對措施,包括在必要時撤離住戶等,保障住戶安全並切斷社區傳播鏈。他又建議盡快設立封控與防範大廈的有效溝通機制,透過倘有的管理機關或管理公司,轉達當局最新資訊或反映住戶意見,並向相關人士提供適切支援,減少憂慮及負面情緒,有利社會共同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