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紅碼封控區持續增加,更有部分紅碼大廈確診者數量激增。立法議員李良汪促請政府馬上評估新美安大廈等紅碼區的環境風險評估,若不符合防疫條件應盡快安排住戶遷離;同時加強對居民的心理情緒支援,為長期封控居民提供支持。
康和多日無新增周日解封
康和廣場與新美安大廈封控期內仍有陽性個案增加,不少住戶擔憂大廈隱藏傳播途徑。李良汪表示,康和廣場分別於4號、8號、12號做3次公共部分消毒清潔,且近日確診數量穩定在60宗數字上,若無新增,本月16號(星期六)可順利解封。他希望政府盡快做深入調查,了解大廈是否存在傳播途徑;並公布疫情具體數字資訊,尤其是大廈在封控時新增的確診病例是否為管控中發現或大廈內發現,釋除公眾疑慮。另外,他注意到住戶不清晰最新的疫情消息和有關措施,互相「問來問去」導致訊息混雜,建議政府將紅碼區大廈業主會或管理公司作為資訊「上傳下達」平台,向住戶統一發布訊息,同時,也可接收住戶意見,避免訊息混亂。
他續建議,現階段可繼續加強大廈內清潔消毒工作次數和密度。目前仍有紅碼區住戶不遵守防疫規定,無故在公共空間走動,他認為政府需加強紅碼區大廈內的巡查、管理,亦呼籲市民遵守相關措施,應該留在家中。
應加強居民心理情緒支援
至於新美安大廈,其環境、樓齡、公共衛生等狀況較為惡劣,存在外籍僱員或外僱不戴口罩在公共區域聊天,大廈封控期仍不斷被「加碼」,不少住戶紛紛反映對環境衛生問題的擔憂。有意見認為,可參考去年新美安第一期先例,將住戶統一遷往隔離酒店。李良汪指,抗疫需經過專業分析和科學判斷,若某大廈內無病毒傳播風險,卻將所有住戶遷離,反而在遷移過程中可能存在感染和傳播風險;但若有其必要,則應果斷採取措施,保障住戶和社區的健康安全。新美安大廈內已有多位居民反映,認為大廈存在傳播風險,因此,他促請政府馬上對新美安大廈進行評估,分析其中衛生風險、隔離條件、是否存在傳播途徑等,若情況不樂觀則應盡快安排遷離。
李良汪續建議政府加強對居民心理情緒支援,有居民因長期封控和封控期不斷被延長,心理情緒上出現負面影響;他希望更多有心理諮詢治療服務的民間社團可多對長期被封控的紅碼區居民伸出援手。他又指,最根本的還是要做好環境衛生的清潔和防護,才能讓市民安心。
最後,他強調,如早期北區比較多大廈因疫情被封控,但病例多少同樓齡新舊無關,除了政府應對病例較多區域加以關注,每幢大廈、每個住戶都要做好自身防疫措施,才可避免疫情不斷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