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汪促堵監測漏洞保社區安全

336

  【本報訊】公共建設局日前公布加思欄馬路古城牆倒塌事故最終調查報告摘要,當中指出:倒塌事故由私人地盤及專科大樓地盤在施工規劃、邊坡安全評估及監測,以及古城牆的保護及監測等方面存在問題,加上古城牆自身結構不完整及極端暴雨等種種因素所誘發。

  議員李良汪引述報告摘要指出:在私人地盤設置的監測系統,監測頻率較低,未能有效監測古城牆牆體;專科大樓地盤亦未有做好開挖範圍土體的防護和排水,加上古城牆自身結構不完整及極端暴雨等原因,共同誘發是次古城牆倒塌意外。

  加強文遺保育規劃

  他表示,發生是次意外後,文化局曾指對涉及事件的城牆進行修復工程時,已要求承建單位必須保護和監測,包括城牆沉降值、有否傾斜或裂紋等,並對此制訂相關警示值,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必須作出通報,及定期到現場巡查。李良汪稱,在私人地盤設置的監測系統,自去年底至今年5月27日,各監測點的監測數據變化值均為零,因此,是次事故發生前,當局均沒有收到不尋常的數據和訊息。他認為,情況凸顯當局對古城牆的保護和監測機制沒有發揮應有作用,包括對監測頻率、監測方法、監測點及設備等工作,均未有準確了解和及時監察,為本澳文遺保育以至社區安全帶來隱患。

  李良汪建議當局對現行監測機制及警示提示的各個環節作出全面檢視,尤其對於報告中所指私人地盤設置的監測系統監測頻率較低,監測點安裝位置未能有效監測古城牆牆體及砌石護土牆的穩定性等問題,盡快就相關漏洞作出優化、改善、填補,避免日後再對文遺保育及社會安全造成風險。他強調,本澳作為歷史文化城區,不少文遺建築處於社區之內,當局應加強保育工作的規劃部署,制訂更具體及有效的措施,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保障居民及社區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