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汪促及早落實普惠措施

328

  【本報訊】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本澳6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03.86,按年上升1.32%,按月上升0.21%。升幅主要包括家傭薪酬與汽油售價上升,帶動家居設備及服務和交通的價格指數上升;鮮魚及蔬果價格和外出用膳收費上調,令食物及非酒精飲品的價格指數上升。

  立法會議員李良汪指出:消費指數上升的項目,均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除鮮魚、蔬果及用膳等是不少居民日常必需支出的項目外,疫情持續影響下,外籍家傭難以來澳,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甚至「坐地起價」情況,直接加重有關家庭的支出;另外,車用汽油及石油氣是不少行業營運、居民出行及家庭煮食的必需品,價格持續上升,亦增加中小微企疫情下經營負擔及居民生活開支。在大部分行業疫情期間「停工停業」、僱員持續半薪以至無薪的情況下,相關費用上調,令廣大居民生活百上加斤。

  他強調,疫情下絕大多數行業均受到衝擊,不單經營者,更連帶相關僱員以至其家庭均受影響。促請當局盡快評估本澳民生經濟短期內的復甦情況,公布百億經援方案當中普惠措施的具體內容,並盡快落實,讓廣大居民均能得到相應支援,緩解生活困境。

  對於多項民生用品價格出現上調的情況,李良汪指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已於今年1月1日實施,當局應積極監督市場運作及價格變動趨勢,倘出現不合理抬價,或價格持續處於高水平,應主動介入了解,平抑物價保持穩定。另外,他批評《消保法》生效至今,當局仍未依法設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公共諮詢組織,導致法律尤如「無牙老虎」,難以有效保障消費者權益。促請當局加快落實相關工作,以符合法律規定,尤其當市場上的商品或服務價格出現強烈波動或不合理高企時,能依法調查和研究相關價格的形成,並收集最新、客觀及完整的資訊,保障消費者合理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