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輔助中小微企業持續經營,中區社諮會副召集人李仲言建議特區政府可採取全面落實小規模納稅人免徵稅,如減免機動車輛稅的費用等。同時呼籲公共事業機構,例如自來水、電力、電訊等加大費用優惠力度,如在電費補助計劃方面,區分家居和工商業用電,工商業用電的補助金額最低額3000元起,減免商業用電30%的費用,另外,中小微企夜間用電的收費可效仿國內,費用減至30%。
另外,由於商業固網電話現在較少人使用,希望電訊公司對此費用可以減價50%。同時政府也可按照最低工資的標準派發7月、8月、9月中小企微企業每位員工的工資補貼,這樣能使各行各業提高存活率,待疫情過後令整個社會能馬上使復甦。
李仲言表示,針對那些將固定資產在銀行重複按揭多次、已貸無可貸的中小企,將如何解決資金流,以持續經營、保證就業?金管局可支持銀行對有物業的中小企提供按揭貸款,取消物業按揭成數的限制,允許中小企將物業加按10%至30%,並由特區政府擔保;特區政府原有的信用貸款保證計劃,擴大至可適用於抗疫貸款;政府提供利息補貼,減輕企業商戶負擔,年限為1至3年。
此外,增加符合交通運輸業特點的動產質押類貸款產品,盤活車輛等資產,例如:允許汽車、機械設備等進行抵押加按。對信用等級較高、承擔疫情防控任務較多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同時,金融機構要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適當向個體工商戶傾斜,主動跟進並有效滿足其融資需求,做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期後相關貸款的接續轉換。在綜合考慮自身經營狀況和客戶還款能力基礎上,鼓勵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適當減少收費。
當下,中小企大多數正面臨因資金鏈斷裂而導致暫時性經營困難,冀特區政府、金融和公共事業機構能加大援助力度,助力中小微企持續經營,同時確保就業環境穩定,社會秩序安定。不僅如此,待本澳及外圍疫情穩定下來,各行各業也可以很快恢復生產經營,而不會拖慢振興發展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