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區政府第一個百億經援《減輕因2022年疫情對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造成負面影響的援助款項計劃》,最快本月17日分批發放。近日財政局開放僱員援助計劃查詢,不少市民都反映不合資格。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立法議員李良汪指出:現時的經濟環境下,仍有不少受到本輪疫情影響的僱員未能在是次援助計劃得到支援,他促請第二階段經援應廣納社會主流意見,惠及全民,特別是首輪經援措施未能獲得支援的失業居民及經濟困難人士,均能在第二階段得到適當援助。
李良汪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對本澳各行各業均造成不同程度影響。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最近數據顯示,今年4至6月本地居民失業率為4.8%,較3月至5月上升0.4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亦上升0.7個百分點至4.1%。可見,本地居民的就業情況持續惡化,亟待當局關注與支援。
他表示,當局針對僱員群體推出的援助計劃,範圍涵蓋2020年至2021年度內有工作收入但總額不超過60萬澳門元的本地僱員,雖然,相關制度受惠對象由最初兩年收入48萬元上限擴寬至60萬元,令更多僱員納入援助範圍,同時,當局亦指出:包括符合工作收入條件但在疫情期間開工不足、停薪留職、兼職,以及離職的僱員,亦可獲發援助款項。
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現時的經濟環境,仍有不少受到本輪疫情影響的僱員未能在是次援助計劃中得到支援,例如在過去兩年收入超出60萬元,但今年受疫情影響而失業或被減薪的人士,均無法在是次經援措施中得到任何援助。
鼓勵聘待業者應作評估延長申請
李良汪強調,本澳經濟復甦情況仍難以預測,失業居民的經濟困境逼在眉睫、亟待支援,他促請政府廣泛收集社會訴求,並配合本澳經濟發展及民生情況作出全面評估,盡快公布第二階段普惠措施的具體情況,尤其應接納社會主流意見,在「第二個百億」普惠措施以現金補助方式制訂方案,讓首輪經援措施中未能獲得支援的失業居民及經濟困難人士,均能在第二階段得到適當援助,共同度過疫情衝擊下困境。
他補充指,政府早前推出的《疫情期間鼓勵僱主聘用本地待業居民的臨時性補助計劃》,推出不久便出現新一波疫情,各行各業經營進一步受到衝擊,人資需求放緩。相關計劃增聘僱員的特定期間於本月31日屆滿,他建議當局盡快就計劃的成效作出檢視,並以現時掌握的申請數據及社會現況作出評估,制訂下一步計劃預案,包括是否延長計劃的特定期間和申請期、加大補助金額,或優化相關計劃內容,以貼近現時社會實際情況與訴求,讓補助計劃能真正發揮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