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賀一誠上月在立法會提出,希望旅遊業界現階段「磨好自己把刀」,為開拓更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旅遊市場作準備。澳門酒店旅業商會昨公布,已向勞工局申辦兩個帶津培訓課程,分別是酒店旅業基層管理人員和旅遊業技能培訓課程,內容包括針對東南亞等市場的接待技巧、語言等作介紹,期望從業員增值自己,提升技能,為旅遊業復甦及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做好準備,而課程將於今日在生產力中心開課。
澳門酒店旅業商會昨舉行記者會,介紹兩個帶津培訓課程的安排。會長張健中,理事長盧志良,副會長戴晴、黃麗薇等出席。
張健中及盧志良表示,澳門酒店旅業商會於1967年成立,至今步入55周年,現在有大小會員單位60個,涵蓋各層次的星級酒店公寓賓館等。因受兩年多疫情的影響,目前各行各業經營困難,經濟疲弱,失業率高企。酒店旅業商會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呼應特首的建議,做好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接待工作,利用好當前未開放外賓的時機,旅遊業需要「磨利自己把刀」,自我增值,提升職業技能。例如語言、風土人情文化方面等,為將來開放迎接外賓做好準備。
錄取40人接受40小時理論+實習
故酒店旅業商會向勞工局申辦和旅遊行業相關的一系列帶津課程,讓從業員增值自己提升技能,另一方面亦為下崗而有意轉職的人士提供培訓機會,協助政府穩就業保民生,而這些培訓課程亦得到經財司指導,旅遊局、勞工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旅遊業界及社會企業的大力支持,課程將會分階段舉行。
戴晴介紹說,是次兩項課程,酒店旅業商會共收到數百人報名參與,經商會篩選約有40人獲錄取。他指課程最大特色是理論與實習相結合,培訓課時為40小時,其中理論課程12小時,其餘28小時會安排在商會旗下酒店實習。
課程將分階段舉行,首階段內容針對性加入關於東南亞、泰國、日本和韓國等旅遊市場的外賓接待技巧、語言等作介紹,希望通過課程講解及實習提高從業人員素質。黃麗薇補充指,首階段課程除一般酒店行業的基本知識外,亦包括行政管理,以及加深從業人員對本澳酒店旅遊業未來發展前景的認知。她又提及,下一階段將陸續推出更多課程,包括以東南亞為首的風土文化人情、菜色和餐桌禮儀等,以呼應澳門未來旅遊業多元化市場需求,下階段課程預料6月左右推出,現正籌辦,冀吸收更多從業員及居民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