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發布1周年,深合區執行委員會主任、澳門特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接受澳廣視專訪時表示,深合區「一線」橫琴口岸二期工程,預計年底具條件完成;「二線」二期工程海關查驗場地工程基礎建設亦會在年底完工,在硬件上具備封關條件,智慧口岸平台建設亦會隨即配套,相關政策對接會加快落地,實現一線與澳門「靠攏」,推動「一線放開、二線管住」規則銜接,在相關區域實施本澳商事及民事制度。同時,橫琴澳門新街坊料明年峻工,可帶動橫琴人口增長,推動商業產業發展。
李偉農接受澳廣視訪問時表示,在深合區全面起步的這1年來開局良好,深合區上半年生產總值為223.93億元,同比增長2.5%。全口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0.27億元,同比增長2.2%。深合區管理機構實現穩步運作、深合區條例推動和立法工作穩步向前,其中深合區成立以來,企業實體登記佔比由原來約13%提升至近30%,同時橫琴總規的修編工作即將完成,很快提交管委會按程序審批、公布和實施,涉及空間、產業發展民生等內容,為琴澳一體藍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百項機制規則3年內銜接
他又指,在橫琴建設的澳門新街坊項目今年年底住宅部分有條件封頂,預料明年竣工,相信將會帶動橫琴人口逐步增長,推動商業和產業發展。
另外,李偉農表示,澳門新街坊項目可提供4000個住宅單位,並將會有學校、衛生服務和長者服務等社區設施,一應俱全。他又指出:橫琴人口基礎薄弱,以往人口增長主要是投資和基建建設等項目的人員帶動,但項目完成後人員會撤離,預料澳門新街坊落成後對穩定橫琴人口有重要作用,加上稅收優惠等相關政策和產業落地後,將帶動人口增加,相信明年是個節點,屆時橫琴有人流可推動商業和產業發展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聶新平表示,會根據澳門居民在深合區發展的需要,在「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的體制下,加強機制對接、民生規則對接,形成細節、制度設計,推動粵澳一體化,未來3年將實現100項機制規則銜接,包括推動「一線放開、二線管住」規則銜接,深合區「一線」橫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貨車檢區年底啟用,並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型查驗模式,深合區「二線」5個通道及7個海關監管作業場所主體工程建設基本完工,預計年底具備封關條件,屆時深合區的開放功能形態將發生根本變化。
聶新平稱,會持續推動跨境金融、法律事務、市場准入、人員進出便利規則銜接,例如拓展澳門居民在深合區執業領域等,目前逾1000名建築、設計、旅遊、醫療等領域的澳門專業人士獲跨境執業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