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薈萃)松風藝協會員作品展春草堂開幕

525

  松風文化藝術協會昨舉行2023年度協會會員作品展,展出45名會員及書畫界人士合共130幅作品,作品涵蓋書法、畫作等,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松風文化藝術協會常務副會長蘇鑑良表示,今次展覽特邀日本有著很高聲譽的華人篆刻家馬景泉,其作品展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創新發展。他的篆刻風格獨特,融合金石和陶土的韻味,展現了他的精湛技藝和藝術才華,期望藉展覽讓更多的人欣賞到他的篆刻藝術;展期至下月4日。

  開幕式昨日傍晚假盧九公園春草堂展覽廳舉行,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文化發展基金綜合支援處處長何浩能,文化界聯合總會理事長李自松,《澳門日報》社長陸波,立法議員陳亦立,美術家協會會長黎鷹,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吳在權,醫務檢驗學會會長、東方X光檢驗中心董事總經理郭昌能,澳門書法院理事長李汝榮,水墨藝術學會理事長麥理,視覺藝術協會會長譚植桓,在日華人篆刻家「一把刀」馬景泉,交諮委、建築機械工程商會監事長劉玉威,佛山社團總會常務理事馬志容,在松風文化藝術協會常務副會長蘇鑑良、理事長李春源陪同下主禮儀式。

  李春源致辭時稱,是次展出的作品,來自該會年度舉辦各場雅集以及會員平日用心創作,也邀請書畫界人士貢獻大作,參與展出。書法方面,涵蓋各種字體,加上創意,傳統與風格創新兼而有之;畫作方面,題材多樣,藝術意涵和心思十足,認真之餘,也求在風格上帶來突破。適逢中秋前夕,期望集會員和書畫界朋友共同欣賞新作,相互學習。

  「一把刀」馬景泉以刀代筆刻出佳作

  馬景泉在這次展覽上展出30多件篆刻和20多件瓷刻佳作,其中包括《北京賦》、《澳門賦》、《千字文》、《蘭亭集序》等名篇的篆刻書法。他的方形瓷瓶更是引來無數觀眾的讚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第八屆篆刻委員會主任王丹對他的《澳門賦》作品評價道:「以刀代筆,八面出鋒,堪稱神品也」。

  馬景泉直言說,方形瓷瓶最怕創作難度高,他在中國瓷都景德鎮呆了18天,集中精力探索並創作陶瓷作品。而陶瓷篆刻不像石材及瓦印那麼硬,不易走刀,難度很高。燒製成型的難度也不列外,有的字體線條會變形,有的燒制半途就報廢,成功一件優秀的瓷刻作品實屬不易。他並笑言,這次來澳深刻感受到小城及居民的文化氣質,希望能與本地藝術家多互動,交流創作心得,希望各界多提出意見,讓他在創作路上繼續進步。

  據了解,馬景泉師從中國篆刻界泰斗韓天衡,刻苦專研行、草、隸、篆等各種書體,並由此形成自己獨特的「一把刀」的篆刻印風。他認為,「篆刻是一門傳統的藝術,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刻刻劃劃。在常人眼中看來,篆刻總是枯燥的,它需要臨摹,把技巧和刀法練熟,才能開始進行創作,然而藝術也需要一氣呵成,在熟練的功底下一氣呵成,才能產生那一刻獨一無二的線條,這也許就是篆刻的魅力。」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馬景泉逐漸摸索形成自己獨特的「一把刀」的篆刻風格,行刀不僅快且準,刀鋒間有股不可阻擋的力量。

  葉傑豪是本澳著名篆刻家,他的作品《二十四孝印績》曾獲得澳門書畫聯展評審大獎和優秀作品獎。是次他以篆刻《澳門八景》參展,透過刻出澳門八景的名稱,冀助力宣傳澳門旅遊「名片」,讓更多人知悉「新八景」的歷史文化。他認為篆刻字大是一種挑戰,需要對古文字有深入的了解和熟練的掌握,還要考慮字體、字形、字勢、字氣、布局等多方面的因素,更要在有限的空間內表達出豐富的內容和意境,故要長年練習和摸索才能做到輕盈的飄逸篆刻。

  展覽獲澳門基金會贊助,市政署提供場地。展出時間為上午9時至晚上7時,展期至下月4日。

  《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