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鼓勵企業增無障礙設施

407

  【本報訊】昨在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上,議員梁安琪、馬耀鋒均關注無障礙配套及交通規劃等問題,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應表示,現時工務部門在新建或改建的公共建築及公共道路工程,已全面落實要求採用無障礙設計及建築指引,政府不想硬推法律要求私人工程跟隨指引,會先易後難針對一些商場、大型度假村較大場所,由工務部門鼓勵企業在設計或裝修時增設無障礙設施,相信企業均可配合。

  梁安琪口頭質詢政府,當局於《康復服務十年規劃(2016-2025)》中,對無障礙出行提出具體發展目標,但相關計劃只規劃至2025年,執行接近尾聲;而今次交通運輸規劃諮詢草案,又未提及無障礙配套交通規劃。未來當局對優化本澳整體無障礙出行環境有何具體規劃,以進一步提升殘疾人士出行便利性?

  她又引述有殘疾人士家長反映,近年本澳大部分巴士均認有無障礙設施及輪椅停泊位,一定程度方便殘疾人士出行。但最近部分巴士路線開始啟用新能源巴士,卻不見停泊輪椅位置,令部分殘疾人士無法搭乘相關路線巴士。請問當局未來會否考慮要求巴士在「汰舊換新」時,必須配備輪椅上落車地台及輪椅停泊空間?此外,目前本澳無障礙的士數量非常少,除殘疾人士外,還需為其他不良於行人士提供服務,令大家時常遇到約車難問題。對此,當局會否考慮借鑑其他地區做法,制訂政府補貼措施,鼓勵電召公司增加無障礙的士數量?

  公共部門建設全落實無障礙設計

  馬耀鋒亦口頭質詢政府,針對輪椅人士因道路設計所限,日常出行需面臨不同風險的「出行難」問題,當局就有關情況,在擴闊行人路及改善行人路與行車路水平差距工作上,有何改善方案?又有否評估尚有多少道路需要整改?預算能在何時完成?如何提升《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的法律效力?

  歐陽瑜回應表示,特區政府已制訂《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列入公共工程的設計要求內。現時,工務部門在新建或改建的公共建築及公共道路工程,已全面落實要求採用無障礙設計。公共部門亦具備條件檢視和完善現有接待公眾的設施及設備,以符合《指引》的要求。因應《指引》的推出,社會工作局開展各項培訓和宣傳活動,包括對建築師和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就《指引》進行的培訓。

  明愛兩復康巴士線助殘疾人出行

  為拓展復康巴士服務模式,社工局推動澳門明愛對服務進行轉型,於2017年12月推出「駿暉穿梭復康巴士」服務,以定時定點方式,提供兩條循環路線,行經南區和北區,接載輪椅使用者前往沿線的10多個站點,周末期間更會增加站點,便利殘疾人士出行和參與社交活動。穿梭復康巴士設有報站系統手機應用程式,提供復康巴士所處位置、預計到站時間及實時座位數目,節省服務使用者在站點等候的時間和更好規劃行程。

  市政署道路渠務廳道路處處長黃紀樂表示,在花地瑪堂區、花王堂區、望德堂區和風順堂區等具條件的行人道位置,已完成增設無障礙設施工程,未來將逐步覆蓋離島區。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廳長曾祥軒補充指,截至今年第二季,低地台巴士約有880多輛,佔整體車輛八成半;可讓輪椅停靠車廂內的巴士有790多輛,佔七成半。當局亦建議巴士公司購買中巴和大巴時,需具備無障礙要求;的士方面亦會考慮提高無障礙特別的士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