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應盡歷史責任提高政治站位

457

  【本報訊】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昨午於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澳區全國政協委員何潤生在聽取報告後表示,報告反映過去1年政治協商在各領域的工作成果,助推社會經濟持續走向高質量發展。除了匯聚智慧力量、積極建言,報告更強化了人民政協在新時代應盡之歷史責任,須時刻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團結匯聚更多力量,共襄復興偉業歷史進程。

  融入灣區建設發展保澳繁榮穩定

  何潤生表示,未來他將持續加強自身建設,自覺把握人民政協在新時代的使命擔當,密切了解民眾的思想動態,立足實際、探索更高效的民眾服務方式,積極反映他們合理的意願訴求,以鞏固和壯大愛國愛澳的核心力量,加強中華兒女的大團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而奮力爭先。另一方面,他亦會繼續兢兢業業,堅守發揮好人民政協的提案建言的優勢特長,努力推進粵港澳之間社會制度、法律法規的銜接,助力澳門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按照「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定位和原則,全面融入大灣區的建設發展,推動澳門繼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發展。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張明星表示,汪洋主席就過去1年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的工作作了回顧和總結,也對未來1年政協的工作作了展望和建議。他肯定報告實事求是,風格平實,安排工作思路清晰,指導性強,是1份政治站位高、內容深刻精彩的好報告。2022年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1年,作為委員,聽了這份報告,他表示很受鼓舞。

  加強愛國愛港愛澳教師隊伍建設

  他又指特別注意到工作報告提到圍繞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和抗擊疫情等建言,參與舉辦第十三屆海峽論壇、第四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加強同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團結聯誼,進一步提升愛國愛港愛澳的力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的落實。他強調,加大對港澳青少年的國族教育力度,需要給予青少年正面的引導、有效的教育、發展的機遇,讓他們的思想獲得正面發展。未來要進一步加強愛國愛港愛澳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港澳與內地教師雙向交流的制度機制,幫助港澳教師更好地了解國情、消除誤解,增進認同;將愛國愛港愛澳作為教師任職的必備資格,支持愛國愛港愛澳教師組織加快發展,不斷提升他們在教育領域的影響力、話語權,提升國家認同感,凝聚人心、促進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張裕表示,參加全國政協開幕大會,認同汪洋主席講話,作為政協委員,今年要努力學習中共二十大會議精神,做好宣講工作。還要持續關心祖國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和促進鄉村振興。推動澳門青少年愛國教育和助力橫琴深合區的發展,覺得也是政協委員應該持續努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