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優化民生區配套振興經濟

打造旅遊攻略增加體驗景點 顏奕恆籲大型活動輻射各區

465

  【本報訊】本澳民生區店舖空置增多,租金問題備受社會關注。立法議員顏奕恆表示,去年第四季全澳商舖租金按年變動較大,旅遊熱點地區如大三巴區商舖租金升幅高達12.6%,新口岸區則增長6.7%。有關數字反映旅遊區商舖經營重拾升軌,重返疫情前水平。他又指,目前,民生區要依靠一些活動、宣傳等措施吸引遊客到訪消費,才可望紓緩店舖虧蝕。但要活化民生區經濟,當局宜持續優化配套設施,完善步行系統、巴士路線等,避免遊人局限於個別熱門景區;同時亦應研究如何將現有大型活動成效輻射至其他區域,避免曇花一現。

  顏奕恆表示,去年第四季全澳商舖租金按年變動較大,旅遊熱點地區如大三巴區、沙梨頭區租金升幅高達12.6%,新口岸區則增長6.7%。有關數字反映旅遊區商舖經營重拾升軌,重返疫情前水平。相反,舊區民生社區的情況卻出現「兩極化」。

  他指,現時民生區空置舖位持續增加,部分業主減租亦無人問津,生意一片淡靜。究其原因,一、本地居民消費力在疫後未全面恢復,消費意欲偏低;二、旅客消費模式出現轉變,以往重消費的內地旅客如今或有所收窄,更趨向審慎;三、居民外遊自由度提高,選擇在外地消費情況增加。

  有見及此,他認為要振興社區經濟,首要關鍵是改善交通及相關配套,方能吸引更多人流入區,帶動零售和餐飲等相關行業發展。政府可優化步行系統,在路牌和指示牌等方面作出完善,引導遊客前往社區內的特色店舖、食肆和景點等,避免遊人只局限於個別熱門景區和街道。此外,他亦促請政府研究增設更多巴士路線及站點,為遊客提供較便捷的交通安排,方便他們往返社區。

  檢討活動成效廣徵意見加以完善

  優化旅遊路線方面,顏奕恆認為可善用步行系統,如松山行人隧道,串聯科學館、大賽車博物館、松山燈塔和金蓮花廣場等地,可打造旅遊攻略指南,以便向旅客推廣更多體驗型景點,以平衡傳統景區和民生區的客流,如將旅客引流到高士德、新橋區一帶品嚐美食,縱橫澳門街道之餘也能妙趣橫生。

  硬件配套完善後,他期望政府多舉辦大型活動,藉「以點帶面」模式將活動的經濟效益擴輻射至更多社區,避免曇花一現。他以「關前薈」為例,該項目歷經多年努力,令周邊商舖人流和營業額均獲得提升,逐步形成特色區商業氛圍。目前,北區舉行的「周末北區消費大獎賞」剛開展,他建議活動結束後,政府應檢視整體成效,收集不同持份者包括商會、居民和參展商戶等意見,優化活動安排,方可擴展至其他社區。

  落區實地調研精準施策發揮成效

  他還提到,近年中小企經營環境出現變化,因此有需要收集商會和各區中小企意見,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適時優化及調整現有支援計劃。只有充分考慮各方需求,方能讓社區發展活力得以釋放,將旅遊經濟復甦所帶來的機遇廣泛惠及本地中小企業,使他們也能分享經濟復甦成果。

  最後,顏奕恆強調科學施政是關鍵。現時部分社區商戶陷入困境,減租亦無助吸引租客,因此更有需要實地調查。只有充分掌握第一手實地調查數據,政府施政才能對症下藥,因應實際情況制訂適切政策。反之,若政策制訂者欠缺實證數據支持,便易流於空談,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且浪費資源。故他期望當局在制訂活化社區經濟政策前,務必全面實地考察和調研,收集最新營商環境資料,充分聽取各方意見,方能精確施政,讓政策發揮最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