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黃潔貞、何潤生、高錦輝、黃竹君、林倫偉就愛國教育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作聯合提案,建議透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和港澳特區現有歷史文化「紅色旅遊」資源為載體發展,發展打造具「港澳特色」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特色旅遊產品及路線,以推廣「一國兩制」的實踐內涵和發展現況。
黃潔貞、何潤生、高錦輝、黃竹君、林倫偉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下,港澳特區的愛國教育應遵循文化自信道路,豐富人民愛國主義精神涵養,持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建設,形成更廣泛、更深入及多維度的愛國主義標準和共識,是推進高質量發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大課題。
對此他們建議透過歷史文化旅遊為載體,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和港澳特區現有的「紅色旅遊」資源作有機融合,發展出通達3地的「冬夏令研學遊」、「愛國文旅深度遊」、「中國歷史文化教育遊」等特色旅遊產品及路線,打造具「港澳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吸引全國各地的青年學生到訪研學交流,推廣「一國兩制」的實踐內涵和發展現況。
同時,推動內地革命老區、抗戰遺址等開放「紅色遊學」產品發揮紅色文化育人作用。
為配合澳門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定位,建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愛國主義教育基金」,鼓勵灣區城市及港澳特區政府、社團組織等,在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包括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科技館等,打造3地資源共享的新時代愛國主義多元教育主陣地。
為更好地推廣港澳地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經驗傳播,他們建議建立內地、港澳及台灣地區的「文體教」青年交流機制和平台,通過組織青年學生相互到訪交流,舉辦體育競技、展覽論壇、文化藝術會等方式為青年提供更多互動平台機會,團結兩岸4地青年,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推進4地學校締結姊妹學校,提高學校師生的聯繫建立共同文化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