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AB區交通應及早細緻規劃

352

  【本報訊】近日,十年交通規劃公開諮詢如火如荼地展開,針對早前政府提出的海上纜車備受社會爭議,立法議員梁鴻細認為,海上纜車有利於增加澳門旅遊資源多元化,若經評估可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可以考慮建設」。他又認為AB區之間的交通通道對A區居民的出行需求「非常重要」,建議政府及早做出細緻規劃和方案,盡快開工。

  纜車技術可行 要顧成本效益

  梁鴻細對跨海纜車作為旅遊項目的想法「表示欣賞」,澳門的旅遊元素較少,要配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需要增加更多元的旅遊元素,吸引更多旅客,工程技術上亦可行。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評估建設跨海纜車是否能賺取足夠的經濟效益,以維持跨海纜車建造成本、維修、運營等,否則就會淪為「小白象工程」。若旅遊業界認為跨海纜車所吸引的旅客「可以養得起纜車」,則可以再做進一步分析。他續指,目前澳門遊客少,居民收入也減少,政府每做一個工程都要多多考慮成本效益,審慎考慮財政支出,工程建設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才是最需要分析討論的,「如果政府補貼太多,而又吸引不到遊客,那就大件事啦!」

  考慮航空限高 注意惡劣天氣

  他又稱,從工程角度說,內地已有許多成熟的經驗配套,若採用內地技術,建造和維修成本會比國外更便宜,唯一要考慮的就是纜車與友誼大橋交匯點以及航空限高問題,需要考慮和配合。同時,澳門經常會遇上強風信號「黑球」、陣風和颱風等惡劣天氣狀況,這要求纜車在設計過程中要更多考慮安全問題,包括加大車廂的面積以增加穩定性,遭遇惡劣天氣時及時關閉纜車運營,在海面設立救援平台等,相信合理的工程設計和制度的確立,可以保障纜車安全運行。

  被問及工期問題,梁鴻細表示,海上纜車的施工對居民的滋擾較低,亦不涉及基建或建築的協調,相信可以有充足空間預留給纜車的建設,不會影響居民生活。

  梁鴻細重申,交通局發出訊息稱海上纜車只是「白紙一張」,只是提出建議供社會討論,他認為政府在短期內不會考慮啟動海上纜車項目。目前有待居民和業界的反應再開展下一步計劃,若居民不接受或旅遊業界認為投資效益低,相信政府會收回該項目的研究。

  盡早釋出訊息 交給公眾討論

  他又認為,比起跨海纜車,更需關注新城A、B區之間的交通通道。之前提出的A區B區間將用行車隧道連接,但最近交通局發布訊息,卻將「行車隧道」改成「行車通道」,梁鴻細估計交通局重新檢討後,可能會以行車天橋方式連接AB區。他認為,連接AB區的通道十分重要,將大大便利A區居民出行。他建議政府在做出決定時盡快釋出訊息交給公眾討論。若將隧道改為行車天橋,則涉及與友誼大橋有立體空間的交點。梁鴻細續指出:政府需要考慮與友誼大橋的立體交通和景觀上的設計和安排。他稱,從經濟角度看,行車天橋造價一定更低,且從技術上施工難度更低、施工時間更短。梁鴻細建議要盡早配合A區交通配置規劃,以便在居民入住後可以更便利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