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加強培訓業界內強素質 為疫後拓市場做好準備

張健中:提升品質維護旅遊城市形象

437

  疫情下,旅遊業停擺──重啟──停擺⋯⋯走走停停度過極不平凡的兩年。這場尚在持續的「持久疫戰」,各市場主體目前境況如何?歷經艱辛困頓,他們如何危中尋機?對於未來,業界有何期待?

  為此本報記者專訪立法議員、澳門旅遊商會理事長張健中,聽聽旅遊業界人的心聲。張健中認為現階段旅遊業不僅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更要透過系列培訓提升行業綜合服務素質,為疫後開拓與接待新旅客市場做好準備。另外,澳門需要結合自身旅遊業優勢,加強旅遊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從品質提升來維護旅遊城市的形象。

  疫情下,各種挑戰接踵而至,企業除「自救」,紓困政策也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張健中認為過往政府多項經濟支援措施、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政策等,再加上近期政府推出新一輪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及水電費補貼,相信可減輕市民及中小微企業開支負擔,擴大社會內需的槓桿效應,這些都是市民及商戶喜聞樂見的,亦充分體現特區政府了解社會實情,急市民所急,切實透過新一輪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為中小微企注入資金,為市場注入活水,對旅遊業有很大的幫扶作用。

  談及澳門旅遊業在疫情下如何「自救」,他稱,疫情對澳門旅遊經濟造成的影響巨大,是澳門旅遊業有史以來最差的時候。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指旅遊業疫下受到很大衝擊,礙於目前旅遊市場太單一,建議業界現階段關鍵是要「磨好自己把刀」,為開拓更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旅遊市場作準備。在他看來,澳門以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為總定位,應以世界休閒產業的發展態勢作為方向,客源多樣化為追求目標,如今商旅活動未能恢復正常,但這只是階段性;他感謝在這個時期特首給予業界鼓勵,這是業界提升自我競爭力的好時機。

  多項培訓課程 迎接疫後客流

  張健中指出:為幫助旅遊業從業人員的技能開發及職業生涯發展,現時澳門旅遊商會、澳門旅行社協會、澳門旅遊業議會3個行業協會聯同勞工事務局,開辦與旅遊業發展相關的專項培訓課程,通過前期對旅遊業界的意見徵集,推出符合業界需求的培訓課程。在酒店旅業相關領域,根據政府「帶津培訓計劃」要求,為培養澳門旅遊業、酒店旅業初級管理人員,商會積極籌劃與組織,及時向勞工事務局申報旅遊業、酒店業專項培訓課程,包括「旅遊業技能培訓課程」、「酒店業基層管理人員培訓課程」等,而相關相關課程將於下月開班,凡合資格報讀課程的人士完成課程後,可獲發5000元帶津培訓津貼。

  經「三會」廣泛宣傳與動員,業界反應熱烈,目前收集逾800名旅行社從業人員預報名登記。同時,現階段業界積極籌辦面向疫後東南亞市場、東北亞國家地區等市場的旅客服務培訓工作,包括導遊語種培訓等,希望透過這一系列培訓工作,為疫後迎接新的國際旅客打下基礎。

  危機下同努力 推動行業振興

  疫情何時結束尚未可知,在張健中看來,商旅活動不能如常開展,將是旅遊業復甦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但旅遊業復甦向上的進程不會停止:「業界希望在政府支持下自力更生,更透過自己的生存方式,繼續保持經營發展活力,我覺得現在要做好開源節流相關工作,制訂疫中持續應對、疫後刺激復甦的發展規劃,才能有機會看到前方曙光;從歷史經驗來看,每次危機過後都需要政府、市場、行業等各方多管齊下,才能推動行業的全面振興。」

  另外,澳門經濟較依賴外來消費,現時雖因疫情影響,遊客不能到訪,但澳門旅遊業基礎條件具有優勢,旅遊目的地對外地客有一定吸引力。加上政府各項政策主導支持,建立起安全城市形象及加強旅遊目的地的推廣宣傳工作,也有利整個行業復甦和創設條件。同時,一座城市打造遊客出行目的地是旅遊業發展的聚變核心、推動城市旅遊革新增效,也從局部到整體實現一個地區旅遊業發展的格局重塑,因此,澳門需要結合自身旅遊業優勢,加強旅遊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需要從品質化提升的角度來維護旅遊城市的形象;除業務和產品導向外,也需要有進一步的政策導向支援。

  琴澳旅遊同城 及早做好規劃

  「澳門向世界展示的是一種中西合璧的文化內涵,從全球來講,這文化是獨一無二的;同時本澳也具備非常優質的『食住行遊購娛』6要素,故要善用現有優勢,透過文化旅遊、美食旅遊、盛事旅遊、優閒旅遊等,再圍繞中西文化基調進行產品革新。現在我們旅遊業要做的不僅是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行業人員都需要提升素質,對外則需要以高品質為基礎的品質化形象宣傳。」張健中堅定地說道。

  他並提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支持粵澳合作建設高品質進口消費品交易中心,構建高品質消費品交易產業生態。澳門應利用好深合區的旅遊資源,擴展澳門旅遊業發展空間,以建設高品質進口消費品交易中心,構建高品質消費品交易產業生態為切入口,進一步推動琴澳旅遊同城化。與此同時,澳門作為一個知名的高品質旅遊城市,惟市場容量不夠,吸引遊客停留時間還需增強,這便需要澳門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發展,讓澳門優勢在客源豐富的情況下能夠更好地展現,一旦「大旅遊目的地」的建設取得成果,訪客總量增多時,粵港澳3地將受惠,故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及規劃工作。

  誠然,在各個城市相互支持下,有能力達到「一程多站」、「一站多點」等成效,形成多點共贏的局面,實現擴大粵港澳大灣區以外的長線旅客訪澳總量,延長旅客在澳的停留時間;目前只是遇到防疫問題,旅客不能正常流動,待商旅出行具備條件時,便可加速建設琴澳旅遊一體化,但現階段仍然要以防疫抗疫優先,為琴澳旅遊同城一體化和建設「大旅遊目的地」創造更多有利條件,並透過「大旅遊目的地」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業之間的聯動發展,以及豐富外地遊客的體驗感受。

  後 記

  「這次疫情,終不過是歷史上的一朵浪花,擋不住我們文旅行業蓬勃發展的滾滾浪潮」。就如張健中所言,疫下業界因開工不足而轉型至其他行業,但現時仍有大部分人士願意留在旅遊業發展,且充滿熱情和信心,亦盡顯他們對行業的貢獻情懷,大家都期盼疫情盡快平息。接下來,在業界共同努力下,澳門旅遊業一定能夠盡快走出陰霾,迎來美好的明天。《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