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諮委倡整合街市空置攤位公開競投

254

  【本報訊】市政諮詢委員會昨舉行平常大會,在議程前發言上,多名發言的市諮委關注街市空置攤位處理、食品安全、盂蘭節防火宣傳、食店火患等議題。

  市諮委柯清煌就街市空置攤位整合使用和開放銷售種類限制提出以下建議:一、盡早整合全澳街市空置攤檔,優化實行公開競投,讓澳門有需要的市民創業就業,而且,能形成成行成市從而更有公平競爭的優勢;二、額外增設部分「青年創業試業」特色攤檔,以短期模式進行,讓年輕人以低成本,有創造、創新、創業的機會,同時,起到特區政府倡導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振興社區經濟的作用;三、市政署對售賣鮮活食品場所限制已經解除多年,甚至實行登記法便民便商,超市、商店售賣鮮活產品到處可見,但對街市攤檔售賣種類在《公共街市管理制度法》實施後,反而限制更加嚴格。希望政府有全面開放的心態,對街市多方面制訂扶持措施,提升服務素質和市場競爭力,重點管控環境衛生和安全措施就基本上已足夠,對攤販放寬限制,持正革新,開拓售賣更多產品,更好服務市民大眾。

  逐步恢復合規日本水產進口

  市諮委陳溥森表示,中國將以科學的態度調整政策,逐步恢復符合規格的日本水產品進口。時勢在變,市政署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措施規定也應配合國家的政策作出與時俱進的調整,既要保證國際間的正常貿易,又要採取措施做好食安風險防範,以切實保障民眾的健康。為此,他提出以下建議:

  一、澳門餐飲行業雖然體量不大,但對日本海產仍有一定的需求。當國家對日本海產品的輸入逐步開放後,希望當局以不同的形式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避免有人以虛假訊息在網絡上刻意帶節奏的誤導,諸如炮製所謂「大連海水核輻射超標」之類的謠言干擾國家政策的大方向,增加大眾的擔憂,動搖市民信心,影響本澳餐飲業,尤其是日式餐廳、自助餐廳和火鍋店的經營,不利中小企的復甦;二、當國家恢復對日本海產品進口後,澳門與珠海兩地有沒有設置足夠的人手和設備,透過口岸檢驗制度和市場巡查機制,尤其是對使用互聯網、社交平台、及第三方交易平台展開經營的,作出嚴格的把關?警惕不良商人把來路不明的海產篡改產地來源標簽,企圖用美化的標簽包裝偷龍轉鳳蒙混過關;國家對日本海產恢復進口,市政署理所當然應遵循中國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展開工作,除了對新鮮度、添加劑使用及微生物污染等方面實施嚴格的檢測檢疫外,是否有必要增加專才與儀器,加強對放射性物質的檢測,以科學的手段精準把關,以確保在市面出售的水產品安全無害。

  舊區防火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市諮委林家全表示,每逢農曆七月十四盂蘭節,按傳統習俗,很多市民都有「燒街衣」祭祀的風俗習慣。他提出以下建議:多與居民和地區社團交流,亦可以透過新媒體,加入消防局、環保局等有關部門一起,加大宣傳力度和接觸面,從而提高市民的公民意識;優化「化寶桶」的設計和擺放位置,可考慮在化寶桶上面加蓋,以防熱空氣上升令煙灰漂向四周,有時燃燒中的火舌會被大風吹起甚至吹走,容易波及周邊車輛,造成危險。優化設計,可有效減少飛灰對附近行人、車輛以及環境的影響;未來,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循序漸進,適當增加化寶桶的數量,以回應市民的訴求。

  市諮委黃淑筠表示,舊區的防火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近年來發生的多起火災事件凸顯其緊逼性。從上年筷子基小販區的火災、近期田畔街食店忘關爐子引發的火警,以及日前營地大街某食店的火警波及旁邊商舖,導致建築物有倒塌風險需被拆除。這些事件不僅對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脅,甚至影響日常起居及中小企業的運作。

  為降低食肆火患頻生,應軟硬兼施,並行宣傳教育及巡查執法,她提出以下建議:一、舉辦防火安全講座:可結合食安內容,定期舉辦針對商戶和居民的防火安全教育活動,普及防火知識和應急處理措施。對僱員作防火安全培訓,提升其應對火災的能力;二、發放宣傳資料:製作簡明易懂的宣傳手冊,列出常見的防火違法行為及其後果,並提供安全操作指南;三、增設警示標誌:在所有相關場所設置明顯的防火安全標誌和指南,提醒商戶和顧客注意安全;四、加強執法力度:建議跨部門定期進行巡查,特別是在高風險時節及高風險區域,確保商戶遵循防火安全規定,如確保所有商鋪配備足夠且有效的滅火器,定期巡查其有效期。對屢勸不改者作出實質處罰,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