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署續收集意見改善西坑街衛生

391

  【本報訊】就昨日西坑街迎湶大廈住戶反映,事前沒有任何諮詢下,市政署選址大廈旁邊建造壓縮式垃圾桶。市政署昨發新聞稿表示,為改善垃圾外露、污水溢出、異味和蟲鼠滋生等問題,計劃將西坑街使用20多年的垃圾桶站優化為壓縮式垃圾桶,取代原位置舊式大型垃圾桶。就區內居民對計劃有不同意見,市政署曾和居民代表會面聽取意見,現將持續收集數據和意見並作進一步分析,期望更好優化區內衛生環境。

  市政署在新聞稿中表示,壓縮式垃圾桶於全澳各區普遍使用,1個壓縮式垃圾桶容量相等於30個傳統藍色揭蓋垃圾桶,大大增加收集的垃圾量,除改善垃圾外露、異味、污水和蟲鼠患等問題,壓縮桶的清運方式,亦比街道垃圾桶逐桶處理更省時、低噪音和衛生,也可減低對交通的影響,無論在環境衛生和安全方面均比傳統街道垃圾桶佳。目前全澳各區設有129個壓縮式垃圾桶,傳統藍色揭蓋垃圾桶亦由高峰時期的1600多個縮減至目前只有92個,有效改善各區的環境衛生情況。

  裝自動投入口提升密封性

  市政署又指,鑑於西坑街3C垃圾站的傳統街道垃圾桶使用20多年,每天處理的垃圾量比原站點超出兩倍多,垃圾收集次數需增至每天兩次,但仍避免不了垃圾外露散落、污水溢流、異味散發及孳生蚊蟲等問題,為長遠優化衛生環境,市政署計劃將站位優化為衛生條件更佳的壓縮式垃圾桶,並加裝自動投入口,進一步提升密封性,桶身亦美化飾面,以改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