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體育局主辦,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衛生局、社會工作局和澳門理工大學協辦,並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援的「2025年澳門市民體質監測」昨日啟動,展開為期約4個月的測試工作。體育局局長張子軒介紹指,將按人口、性別、年齡比例從不同堂區抽取1萬名市民參與,並新增幼兒握力測試、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檢測,以及成年人血糖測量等指標,相信更詳盡的測量數據有助本澳制訂健康政策以及發掘體育人才,爭取明年第四季或2027年首季公布相關報告。
啟動儀式昨上午於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由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曹景偉,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白冰,張子軒,衛生局局長羅奕龍,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教青局代局長黃嘉祺,澳理大校長嚴肇基,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民體質與科學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等主禮,其後並參觀位於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內的體質監測工作設施。
張子軒致辭時表示,為落實及推進新一屆特區政府所提出的「活力澳門」、「幸福澳門」之願景,通過提升市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進一步推動澳門的社會發展和進步,在社文司司長指導下,體育局聯同教青局、衛生局、社工局及理大,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的技術支援下,參照國家國民體質監測標準體系開展工作,自2005年起開始每5年1次,今年已邁進第五次澳門市民體質監測。在現今科技進步和生活方式變化的社會,市民靜態的生活模式成為全球健康的挑戰。因此,通過不斷完善澳門市民體質數據庫,了解市民的體質狀況及變化趨勢,為體育、衛生、教育及安老等範疇的政策發展提供參考依據,以更好地開展相關範疇的工作,持續提升市民體質水平。
2025年澳門市民體質監測工作,分為幼兒、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及老年人4個年齡層,計劃收集監測樣本量約1萬人。並透過「澳門市民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系統」的設計更新,以顯淺的圖表,更直觀地為市民提供測評結果及運動鍛鍊建議;此外,亦新增一系列重要指標,包括幼兒15米繞障礙跑、握力測量、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的檢測、成年人血糖測量、老年人肌少症的評估等全新的監測項目,從多角度分析不同年齡層市民在形態、機能、素質及健康各指標數據,以科學化方式幫助市民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案。
曹景偉稱,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政府著力推進體育、健康事業的國家戰略發展,提出建設「體育強國」目標,並積極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大力發展社會經濟的同時,亦加大對體育事業的投入力度,積極推進澳門體育與內地及國際的交流與合作,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同步發展。澳門市民體質監測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國家體育總局,是特別行政區體育局與體育總局科研所間合作的具體呈現,雙方已共同完成過去4次體質監測工作,為澳門政府推動市民參與體育健身活動提供科學基礎。他並預祝2025年澳門市民體質監測工作科學、安全、有效、順利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