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抨輕軌纜車諮詢內容空洞

345

  【本報訊】交通事務局正就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進行公開諮詢,昨在《澳門講場》上,有聽眾批評當局在文本中提出輕軌東線和建跨海纜車,卻完全沒有提及建造費用、營運費用以至票價等資訊,形容有關諮詢文本空洞,市民難以提供意見,質疑當局為何將有關規劃的研究判給予相關顧問公司負責,又將該「啼笑皆非」的文本拍板公布及向社會諮詢。交通局回應指,除了跨海纜車,諮詢文本內容豐富。

  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探討陸路整體交通運輸10年規劃,邀請交通局交通規劃及建設廳廳長林志劍、交通規劃處處長蕭日鵬、交諮會副主席林智超等出席。

  林志劍表示,總結上一份2010─2020年的陸路交通規劃成效和經驗,以及結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特區政府第二個「五年規劃」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制訂未來10年的陸路交通規劃。他又提到,當局38項電子政務已有12項可網上辦理,今年爭取16項能網上辦理,減少居民交通出行。

  蕭日鵬介紹說,新一份10年陸路交通規劃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和增建步行通道等。筷子基北灣行人天橋已開展設計,明年第一季招標;當局同時爭取五成交通燈能自動配時和雲數據配時,並強化交通安全教育。

  軌道交通紓路壓 步行系統大趨勢

  節目中,有聽眾質疑建設輕軌浪費公帑,但在新一份交通規劃仍不「止蝕」。林志劍強調,公交優先是首要,而軌道交通也是公交的一部分,且是世界各地用於紓緩道路壓力的不二之選。他指輕軌東線爭取2028年建成,而西線目前仍在探討階段,建造要按部就班,期望在新的10年交通規劃中期檢討後再有新見解。

  另外,蕭日鵬表示,澳門地小,以步行作為出行方式的市民佔四成多,比例較高,發展步行系統符合本澳交通發展大趨勢。他強調當局會優化現有道路,打造無障礙出行環境,合理根據步行需求建造新步行通道。

  有聽眾關注新城A區連接澳門半島的交通規劃,林志劍回應指,建設中的友誼圓形地行車天橋由東北大馬路直接進入A區,預計今年底可貫通;第二階段會建設行人天橋。另外也將建造新的行車天橋和行人天橋,分別連接新城A區與白雲花園和水塘。至於A區連接科學館的跨海纜車是否必要?林智超認為,A區南面接駁澳門半島較為複雜,中間有航道、友誼大橋,當局要評估有效和安全的方案。他其後補充指,連接新城A區至澳門半島的通道有必要,認為局方提出跨海纜車是希望增加多些元素解決A區出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