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工會聯合總會4位立法議員李靜儀、梁孫旭、林倫偉、李振宇,昨總結第七屆立法會第一會期工作。李靜儀反映,他們的議員辦事處今年持續收到不同行業人員有關失業、求職、減薪或追討欠薪等勞動權益的查詢和求助,她促請政府必須盡快落實「第二個百億」經濟援助,且敦促當局完善勞動權益保障問題。梁孫旭則促請政府抓緊公屋的興建進度,盡早公布夾屋、長者公寓和「澳門新街坊」項目的申請條件。
李靜儀表示,疫情持續,相較過去兩年,目前就業問題更值得關注,本地居民失業率攀升至5.4%,就業不足嚴重。她反映其議員辦事處今年持續收到博彩、旅遊、酒店、餐飲、零售、建築、運輸及漁業等多個不同行業人員的查詢和求助,當中涉及失業及求職、被停工、放無薪假、減薪或追討欠薪等勞動權益問題,亦有要求政府加強就業支援和經援的意見。她促請政府必須盡快落實「第二個百億」經濟援助,既然政府已承諾推出普惠措施,希望盡快兌現,以實際行動支援居民。
防假招工發掘更多職位僱本地人
就業方面,她指,工聯議員接到不少求助個案,有反映寄出大量求職信後音訊全無;也有部分職位的薪酬待遇遠低於市場水平,卻設有較高入職要求等,變相難以配對成功;有求職者反映,曾遇僱主明言並無打算聘用,只為配合勞工局而招聘,又或聘用後短時間就提出無理解僱。此外,亦有涉及僱員轉業困難等結構性失業問題,故此她指,提升配對成功率、針對合適的行業工種發掘更多職位聘用本地人,是亟待跟進的問題。
李靜儀強調,儘管經濟下行,整體就業職位較之前減少,但實際上部分行業仍有一定人資需求,且有適合本地僱員的崗位,例如博企、金融業、飲食業、酒店零售等,以至公共工程、政府外判服務、核酸檢測等防疫工作範疇的職位。當局須做好本澳職位供應需求的分析,舉辦招聘會加強職業配對的同時,須監察聘用本地人狀況,防範假招工問題,落實本地人優先就業。同時,對具規模的大型企業及重點行業,以及本地人具條件入行的行業,設定聘用和培養本地人員的要求,促請中高層管理人員本地化;完善外僱退場機制,騰出適合本地人的工作職位以促進就業。目前,政府出台鼓勵僱主聘用本地僱員的津貼措施,但仍有需要透過銜接培訓的就業實踐計劃,要求企業聘用和培養本地僱員,提升求職者競爭力。
她又提到,工聯議員敦促完善勞動權益保障問題,包括要求制訂停工援助機制;檢討《勞動關係法》尤其是完善追討欠薪的機制;必須帶動本地人才成長,讓本澳居民獲得發展和向上流動的機會。此外,不少博彩業僱員關注如何藉賭牌重新競投的契機,除法律規定,亦應於承批合同落實博企的社會責任,尤其保障僱員的就業權益。
另外,有關房屋問題,梁孫旭指出:去年經屋開隊,經當局篩選後接納9667份申請,但只有5254個單位供應。疫情下樓價雖有回落,但住屋難問題依然凸顯,目前雖然不少公共房屋正在興建,但仍未有具體申請及上樓時間,令不少具條件申請的家團上樓無期。
及早公布夾屋長者公寓申請條件
他續說,過去工聯議員一直透過議會進行監督及約見政府官員等方式,要求完善公共房屋政策,以回應不同階層居民的住屋訴求。同時要求政府抓緊公屋興建進度,讓居民盡快上樓;盡早公布夾屋、長者公寓和「澳門新街坊」項目的申請條件。他們亦關注公屋質量、本澳一手樓宇買賣保障及內地置業問題等。
他強調,一直以來個人申請者由於經屋供不應求,在家團優先者的情況下往往淪為陪跑,而願意蝸居一房廳的家團卻因地方小而影響家庭發展和生活質素。工聯議員建議增加T2、T3經屋單位的比例,並研究讓個人可選擇T2單位,又或容許家團可因家團成員變化有1次置換經屋的機會,以完善本澳公屋政策;他們亦促請當局在訂定經屋售價時不要大幅加價,確保居民以合理價格購買經屋。而現時申請社屋的收入上限等同經屋的收入下限,但有居民收入雖符合社屋條件,但因資產超出社屋標準線而失去申請資格,制度上未能銜接。另外,特區政府將於年底向立法會提交《夾屋法》,他們促請當局做好規劃,並做好研究,將社屋、經屋和夾屋等房屋階梯做到無縫連接。
最後,梁孫旭指,收到不少居民在橫琴及本地置業糾紛的個案,工聯議員多次約見深合區商辦樓盤項目治理專班及消費者委員會,促請解決置業糾紛;他們亦推動當局加強監管樓宇銷售手法,完善樓花制度,確保私人樓市健康發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