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總日前向政府提交第二個百億經援建議,其中1項向外僱發放3000元消費卡的建議引起社會熱議。中華總商會會長崔世昌回應稱,澳門回歸祖國以來關於商界以及政府大事,中總積極提出不同建設性意見,今次提交相關意見未必全部獲政府接納,且部分意見亦並非所有人絕對認同,但相信政府會充分廣納各方意見,經分析後,推出相關經援措施。
重點倡發放1次普惠全民現金補貼
崔世昌昨日出席公開活動時表示,政府公布首個百億經援時,中總積極參與,「全城消費嘉年華」中總是合辦者和支持單位,支持部分抽獎、獎品;政府公布第二個百億經援,中總一如既往與行業、團體會員聯繫,聽取和收集各方意見,經整合梳理有關意見後遞交意見書予相關部門,當中包括基本意見7條及其他意見13條。
他續指,相關意見中最關鍵一點是發放1次普惠性全民抗疫現金補貼,當中考慮到政府希望加強普惠性,故建議首輪經援受惠的,分配3000至6000元,未受惠的分配6000至9000元;二是對未能受惠於《二○二二年百億抗疫援助措施》中「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援助款項計劃」的,且2022年起處於嚴重虧損的中小商號,可申請援助金;三是因應這一波疫情下,一些指定被強制停業商號,建議給予一次性經濟補貼。
四是為「擴客源」計劃增資源,引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團客來澳旅遊,為本澳注入活水;五是關愛外地僱員,發放3000澳門元消費卡;六是延長家居及企業商號水電補貼計劃6個月,同時對企業商號電費補貼作出優化;七是延長「疫情期間鼓勵僱主聘用本地待業居民的臨時性補助計劃」。另外,還有13點是各商會就各行業的不同意見,整份建議意見全面。
政府未必照單全收亦難所有人認同
他強調,回歸以來關於商界以及政府大事,中總積極提出不同建設性建議,相信政府會廣納各方意見經分析作出決定。第二個百億投入社會,中總責無旁貸提出意見,但相關意見未必全部令政府接受,部分意見亦並非所有人絕對認同,但相信政府會廣納本澳社團、各階層的所有建議作出考量。崔世昌又指,今次只是向政府提交相關建議,但相關意見還沒得到政府回應。
被問到珠澳恢復免隔離通關,中小企是否已擺脫最艱難時候?崔世昌回應指,「我覺得最艱難時候重未過得曬」,但只要疫情過去,最艱難時候會過去,希望未來一段日子大家同心團結,做好自己本份,希望本澳和周邊地區疫情穩定,這樣才能使到本澳經濟恢復。他又指澳門人總消費市場佔25%,若要恢復經濟還需要香港、內地、海外地區等「通到關」和相互支持才會有增長,並期望澳門把握「十˙一」黃金周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