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華歸僑聚居地 可吸引東南亞客

岑:新橋區藉文化沉澱研措施引客

395

  【本報訊】第六任行政長官候選人岑浩輝昨日繼續落區,繼前日走訪祐漢區後,一行昨日到新橋區,與商舖、攤販和街坊交流。岑浩輝表示,過去曾居住於新橋區3個地方,直到擔任終審法院院長,故對該區很有感情。他又指,區內文化沉澱深厚,亦是緬華歸僑社區,面對區內商戶反映經營困難,將來應思考如何活化該區,考慮有何幫扶措施,同時通過線上線下宣傳推廣,吸引更多內地、東南亞旅客到訪。

  岑浩輝一行昨日早上10時,在婦女聯合總會會長劉金玲,工會聯合總會副會長馮家輝,街坊會聯合總會副會長陳曉平,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等人陪同下,先後前往三盞燈、義字街、生果街、渡船街、新橋花園一帶,分別與商舖、攤販和街坊交流,了解社區各種情況。之後,岑浩輝一行在新橋花園與新橋坊會會長梁慶庭、理事長梁竟成,中區南區工商聯會理事長胡玉沛、副理事長鄭嘉恆等座談交流。

  社團服務深耕 社區共融和諧

  整個落區約1小時,其後岑浩輝在新橋花園向傳媒總結落區體會。岑浩輝形容新橋區是澳門最有歷史文化沉澱的街區,區內約有4.6萬居民,及有多間小學,多個社團幾十年來深耕街區,令區內服務井井有條,儘管區內馬路較狹窄、樓宇不高,但他認為新橋區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澱,更舉例區內石敢當行台有130年歷史,附近亦有永樂戲院,將來應思考如何活化新橋區如此有文化沉澱的街區。

  他更談到對新橋區很有感情,因1986年後於新橋區3個不同地方居住,直到擔任終審法院院長遷往官邸。他認為新橋區居民融洽,社區服務完善,社區共融和諧相處、守望相助的精神很強,且新橋一帶是典型緬華歸僑社區,區內有歸僑總會,未來應思考如何吸引旅客,尤其祖國的年輕人,以及輻射到東南亞旅客,將澳門和諧老社區與主流的傳統中華文化及中西文化交融有機結合推廣出去,形成沉浸式體驗。岑浩輝並相信隨著該區交通等設施日漸完善,屆時將更具吸引力,變成大家都喜歡到訪的社區。

  交通備受制約 共同思考完善

  對於落區期間不少商戶反映經營困難,岑浩輝表示,隨著澳門與內地融合,居民北上消費的趨勢不可抗拒,經走訪後覺得商戶的堅持精神「重喺度」,亦有商戶反映會調整經營策略,他相信有關影響是階段性,國慶翌日訪澳旅客逾16萬人次,相信旅客增長的趨勢可作為補充。岑浩輝又指,新橋區商戶受到的衝擊不比北區小,商戶反映雖然收入下降但有信心繼續堅持,政府肯定要考慮有何幫扶措施,同時通過線上線下宣傳推廣,政府與商戶雙方結合,將新橋社區文化特色活化得更好,吸引更多旅客進入有文化底蘊的社區。

  有傳媒問及如何看待新橋區的交通問題?岑浩輝說,新橋區上下班時段交通比較擠塞,亦缺乏大型停車場,但他指區內馬路不能擴闊,設步行街又不方便,與其他街區不同,期望大家共同思考如何完善區內交通問題。

  岑浩輝感謝新橋社區居民與商戶提供的寶貴意見,讓他得以深入了解該區實際情況,他將繼續探訪不同社區,廣泛聽取各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