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將於5月7、8日(星期六、日)舉行「第二十四屆賣旗籌款日」,屆時全澳各區、氹仔及路環區都會有賣旗活動,冀籌320萬經費,主要用於發展該會的早期療育服務、智障人士藝術發展培訓項目以及關顧重度、極重度智障人士及其家庭支援的服務等。
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昨在會址舉行記者會,介紹活動安排。會長曾德岱表示,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於1991年成立至今已經31年。以服務智障人士及其家庭為宗旨,現有會員近1500個家庭,智障人士超過1560人,佔澳門智障人士約80%。轄下5個服務中心及兩項先導計劃,服務範疇已覆蓋1歲至終老的智障人士,提供早療、暫托、日間展能、住宿、家長資源及輔助就業、藝術培訓等一系列服務。同時與教青局合作,開展多個先導計劃,如巡迴支援導師服務資助計劃,為有治療或訓練需要的學生提供專業服務,為特殊教育學生課後支援計劃以及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及家長提供家長資源閣助理員資助計劃等。
曙光語言治療中心投入服務
曾德岱又指,家協會一直以自助互助的精神服務智障人士家庭,推廣社區教育,使大眾更好地接納智障人士;並推動政策倡議、家居支援及個案跟進等,貫徹落實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為智障人士及其家庭爭取合理福利及權益。2021年是家協會成立30周年,協會發布「華人地區早期療育發展」研究報告,舉辦「灣區早期療育服務」經驗交流會,有效總結及學習鄰近地區早療服務的經驗以及服務模式。亦以線上形式參與在菲律賓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亞洲智障人士聯會」研討會,在會上發表4篇論文,構建澳門與亞洲地區智障人士康復服務的溝通平台。在社工局的支持下,曙光語言治療中心以及位於青濤大廈的虹光軒新址已經順利投入服務,為更多有語言治療需要的嬰幼兒、輔助就業的學員提供更優質及多元化的服務,使他們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投身就業市場,融入社區。
今年5月為家協會籌款月,籌款目標澳320萬澳門元。5月7、8日將會舉行「第二十四屆賣旗籌款日」,屆時全澳各區、氹仔及路環區都會有賣旗活動,由於疫情關係,每天控制協助賣旗活動之義工、學生、家長以及智障人士在600人以內,並於本澳部分教堂、酒樓、學校門口設攤位義賣。今年所籌得的善款將重點用於發展該會的早期療育服務、智障人士藝術發展培訓項目以及關顧重度、極重度智障人士及其家庭支援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