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勘探公私斜坡明確監管

485

  【本報訊】日前加思欄馬路古城牆倒塌及山泥傾瀉,波及下方大廈低層住戶。立法議員、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胡祖杰表示,有關意外幸無傷亡,現時本澳進入雨季,除做好斜坡加固、排水、設施等應急方案外,在現有斜坡工作小組的基礎上,應就事件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加快處理善後,樹立政府「以民為本」形象;對於現時斜坡周邊工程,要有更多規管及巡查,無論公共或私人斜坡理應有明確監管和多給予業界意見。

  做好居民安置 跨部門解民困

  胡祖杰表示,今次事件反映平時較穩定的斜坡,當附近進行工程時,一旦遇上暴雨天氣,有機會對周邊永久或臨時排水系統造成改變。現階段除做好斜坡加固、排水、設施等應急方案,也要做好評定涉事大廈的整體居住安全和大廈住戶安置工作,盡快排除各種風險。他建議當局日後在颱風雨季節,斜坡安全工作小組應定期做好斜坡巡查和勘探,包括公共或私人斜坡理應有明確監管和多給予業界意見。若遇突發事件,透過公共建設局、土地工務局、文化局、社工局等多個部門整合,組建跨部門的工作小組,處理即時個案,為民解困,讓市民知悉政府有完善應對突發事件機制。

  身兼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的胡祖杰又稱,《文化遺產保護法》2013年出台,古城牆遺跡屬於被評定的紀念物,但在保護文物上已有明確規定及監管,但礙於澳門城市空間小,若果對周邊建築物有太多限制,會變相阻礙城市發展,故政府對不屬文化遺產保護區域,如古城牆如何釐定非開發範圍及管理範圍,要綜合澳門所有地方作全盤考慮。

  過往在古城牆周邊都有不同工程,這些項目雖對城牆有影響,無論是私人還是公共的斜坡都要有恆常維修保養計劃,雖然澳門有很多斜坡都屬低風險,但日常維護工作不可忽視,政府有關部門也應對斜坡周邊保護工作有明確指引及規管措施。同時,對不同時期山體所建成的保護層之建築物或排水設施要定期保養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