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2023北京、江蘇、福建、廣東學術交流項目」,日前在交流團負責人高勝文帶領下,到北京開展多元學術活動。高勝文表示,通過開展多元學術活動,組織研究院內多個部門之成員到北京參訪,有助加強兩地學術交流、增強青年愛國情懷、認識國家發展。
高勝文表示,是次活動帶領10多名會員到北京參訪,除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參訪外;也與多所大學及學術機構聯辦兩場學術論壇,分別與國際(澳門)公共管理學會、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馬耳他國立旅遊學院聯辦主題為「構建世界先進製造業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之國際公共管理2023年冬季學術論壇」,參與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舉辦之時代變遷中的校園健康國際研討會;同時,與北京杜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就促進教育國際化,尤其外語研究與教育等事宜進行交流;此外,也會考察北京歷史文物等,為準備開展的《澳門軍事建築文物研究》作準備。他期望,通過開展多元學術活動,加強兩地學術交流。
他指出: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擁有3000餘年建城歷史、860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遼、金、元、明、清5個朝代在此定都,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北京古跡和人文景觀眾多,是次學術交流活動,除到多所大學及學術機構參訪外,也會到故宮、頤和園、王府井、長城、鳥巢、水立方、胡同和四合院等景點考察。他相信,通過組織研究院內多個部門之成員到北京參訪,有助增強青年愛國情懷、認識國家發展。
高勝文總結時稱,隨著北京學術交流之行的圓滿結束,代表在各方支持下,今年為慶祝研究院成立10周年而舉辦的150多項學術活動全部順利完成。未來,期望各成員再接再厲,繼續在各領域為社會建言獻策、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愛澳。
參與成員表示,是次活動有實地深度參訪、有每晚總結研習、也有線上交流等,內容豐富多元,獲益良多,不僅能與相關學者作深度交流,還能感受當地濃厚的學術氛圍,以及可進一步加深對國家的認識,為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方向,期望將來繼續為國家和澳門特區發展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