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進入為期1周的「鞏固期」,商場內大部分行業依然停業,當中不乏髮型舖。眼看街舖同行復工,又見商場內有牙醫等行業獲准營運,不少在商場內的髮型屋僱主都感到不公平,希望政府在本輪「鞏固期」後允許他們復業。同時,希望政府公布清晰指引,供業界在瞬息萬變的疫情中提前做好準備。
冀向商場舖追加補償
自從6月18日疫情爆發以來,髮型屋被勒令停業。在東方花園商場經營理髮舖的陳先生說,從6月18日下午5時收工後一直停業,至今超過1個月。他指,眼看街舖的同行可以開門營業,自己的舖頭卻因為在商場內無法開業,且7月30日「鞏固期」後能否如期開門仍是未知數,「內心更加難受」。收入為0的同時,舖租、水電、管理費一分不減,同時還要供子女讀書,生存壓力很大。他表示,關舖月餘損失幾萬元,「政府補助的3萬元,1個月都不夠」。他指,大家遵守政府防疫規定關停舖頭,僱主和僱員一齊「失業」,尤其商場舖比街舖停業時間更長,希望政府酌情為商場舖的中小微企業主或僱員發放多些補償。
他不明白,沒有看到政府有任何數據說明商場是疫情傳播溫床,疫情以來也沒有相關人士在理髮舖感染,只見同在商場營運,需要客人脫下口罩的牙醫都可以恢復營業,而理髮期間可以全程佩戴口罩,不明白為甚麼政府依然著令商場內的髮型屋停業,他認為沒有受到公平待遇。又認為,疫情不可能消失,若在可控制的最低數字內,可開放非重點區域各行業復工復業。
防疫萬事俱備等開舖
早前政府解釋指,因部分商場公共空調通風未能保證達標,且為中央空調系統,恐疫情死灰復燃,因此「鞏固期」期間,商場內沒有直接通往公共通道出入口的店舖仍須停運。陳先生向記者展示店舖位置,該層商舖呈直角分布,商場兩端的大門都正對馬路,通風良好,且商場內的商舖使用的都是獨立空調系統,大大減低交叉感染風險,和目前恢復營業的街舖「條件一致」,他認為政府將商場「一刀切」,沒有評估每個商場店舖環境,同時希望商場舖可以與街舖一視同仁。
陳先生的理髮舖只有他與另1位夥計2人營運,形容兩人「夾米煮飯」,是微企中的微企,1個舖頭兩個夥計,是兩個人所有生計。目前,所有開門營業防疫所需的體溫測量儀、場所碼、消毒酒精等都「萬事俱備」,大家都盼著開工,惟政府仍未公布下一階段措施,「我們看不到曙光!」他希望政府本月30日公布商場舖頭開放營運,和街舖一樣可以開門迎客,給大家「一條生路」。
在金融中心經營髮型舖的馮先生同樣從6月19日停業至今,期間「收入就沒了差不多60萬」。他的髮型舖有9個全職員工,談起經營信心,他表示,更擔心夥計的生計,政府經援款項未到,他們同時又要照顧家庭生活開支,「相信都很辛苦!」。目前,馮先生為夥計安排一些線上的客服服務,回覆客人的訊息,不至於完全放無薪假。
馮先生髮型舖所在的商場採用中央空調系統,但目前商場大門已開,內有少數舖頭恢復營業。他反問,政府允許髮型屋重新營業,某程度上已經認為理髮服務過程符合防疫規定,但為何同一個商場有的公司可以營業?賭場同樣是密封環境為何又允許開放?他表示,同樣作為密閉空間,且都可以遵守防疫措施,認為髮型舖和其他恢復營業行業一樣,同樣可以復工,「只要可以復工,大家就可以自力更生。」
有明確指引可做準備
他表示,疫情已趨常態化,希望政府制訂明確規則,「這次已經來不及了」,倘下一波疫情到來時,有明確的規則指引,若商場舖不能與街舖同時開業,應清晰說明為何商場不能開業、需要繼續停業多久,作為僱主亦可做好心理準備,以及提前想好應對措施,為自己鋪好後路。
「其實大家都不是很想靠政府,希望有明確的指引,可以讓我們未雨綢繆,在下次疫情到來時有準備面對困難」。馮先生表示,店內會配合政府的防疫要求做好安全措施,若需每日做核酸檢測,「大家為了開工都可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