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鴻祺促落實輕軌電子支付

468

  【本報訊】輕軌石排灣線在本月1日開通,在氹仔線的基礎上首度實現線網轉乘,服務延伸至石排灣社區。而輕軌橫琴線也預計在下月通車,連通橫琴口岸後,料將大大便利經常往來澳門和橫琴的人士。離島區社諮會副召集人吳鴻祺表示,輕軌石排灣線和橫琴線的開通將進一步完善離島區交通網絡,便利居民和遊客出行,但輕軌與巴士轉乘優惠及輕軌電子支付入閘卻遲遲未能實現,他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完善相關配套,提升輕軌服務品質和運力,以滿足居民和遊客出行需求。

  石排灣線全長1.6公里,設有「石排灣」及「離島醫院」兩個車站。吳鴻祺指出:石排灣線雖然只有兩個站點,但石排灣內有較多居民居住,過去石排灣區居民主要透過巴士出行,且巴士站點較多,輕軌石排灣線開通後,連通氹仔線和離島醫院,便利居民透過輕軌轉乘其他氹仔站點。同時也便利部分山頂醫院轉介至協和醫院就診的居民出行。石排灣線是居民期盼多年的交通基建,開通兩日以來,輕軌居民使用量也有提升。

  橫琴線預計12月開通,吳鴻祺認為,隨著橫琴線開通,能夠進一步連接離島區交通網絡,氹仔有較多新建設的社區,而橫琴線連接橫琴口岸,相信能幫助帶動更多遊客乘坐輕軌,由橫琴前往氹仔,乃至石排灣的景點,帶動社區消費。

  實現輕軌巴士轉乘優惠

  特區政府多次強調,希望未來澳門公交出行實現「輕軌為主,巴士為輔」,隨著石排灣線、橫琴線陸續開通,離島區將率先貫通輕軌。

  被問及鼓勵居民、遊客使用輕軌意願?吳鴻祺指,自2019年底氹仔線開通,社會一直呼籲建立輕軌與巴士之間的轉乘措施及方案,過往幾年,特區政府一直以「未有條件」、「輕軌公司與巴士營運實體是不同的公司」為藉口。他認為,該理由「完全接受唔到」,澳門有兩家不同的巴士公司,都可以實現轉乘優惠,輕軌為何會無法實現轉乘?

  他續指出:就算最新開通的石排灣線,入閘依然不支持電子支付,仍然需要市民、旅客到人工櫃枱或售票機排隊購買車票。在機場、氹仔碼頭等站點常常可以見到乘客在售票處「大排長龍」購票,對乘客而言十分不便。尤其本澳及內地已經習慣電子支付乘車,更早開通地鐵的內地、香港也早已支持電子支付入閘,輕軌這一全新基建工程依然使用最傳統的方式入閘「令人費解」。他促特區政府加快跟進輕軌電子支付入閘進程,便利乘客出行。

  回顧氹仔線開通以來,輕軌「狀況頻生」,直至今年國慶「免費搭乘首日就故障」的情況。吳鴻祺認為,輕軌作為大型基建工程必須推進下去,之前已經出現多次在大節日、人流較多的情況發生故障,對乘客造成困擾,也有損澳門國際旅遊休閒中心形象。未來輕軌將連接更多口岸,有更多乘客搭乘,有必要盡快全面檢視輕軌經常發生故障的根本原因,就算是先天硬件、設計等方面出現問題,無論多難也必須改進。若輕軌無法達成預期效果,最終只會淪為「大白象」工程。橫琴線即將開通,他預料將吸引不少兩地通勤的居民、旅客搭乘,現時的兩節車廂運力恐難以滿足需求,因此吳鴻祺建議研究擴大車廂節數,並加密班次,加大輕軌的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