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深圳支線港珠澳橋變雙Y

466

  【本報訊】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鍾小健就提升港珠澳大橋利用率提案,建議由中央政府牽頭、粵港澳3地政府共同參與,加快研究建設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使大橋從「單Y」變「雙Y」,充分發揮深圳經濟龍頭作用。

  鍾小健表示,總投資達1269億元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自2018年10月23日建成開通以來,一直存在利用率偏低的問題。除嚴格的通行條件、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外,也與大橋的「單Y」設計有關。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提高大橋的效用,建議加快研究建設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使大橋從「單Y」變「雙Y」。

  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協同發展

  主要理由如下:一、港珠澳大橋變「雙Y」,將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尤其是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協同發展的關鍵舉措;在珠三角最為發達的珠江口地區,集中了世界矚目的港澳深珠4座現代化城市,港珠澳大橋變「雙Y」直接連接4座城市,實現4地互聯互通、相互銜接與深度合體,大大增加這一地區對珠江口東西兩岸廣大地區的輻射力,成為大灣區一體化發展、該地區「超大型都市圈」建設的核心引擎,取到「四両撥千斤」的作用。

  二、港珠澳大橋的「單Y」設計,將深圳排除在外,制約了深圳的經濟輻射力向西擴展。港珠澳大橋變「雙Y」可以充分發揮深圳經濟龍頭作用,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珠三角西岸、粵西地區發展,同時也有助深圳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助力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

  橫琴前海兩大合作區聯動發展

  三、港珠澳大橋變「雙Y」,可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協同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是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東西岸核心,「雙Y」大橋將連接前海和橫琴兩地,兩地將實現「一小時生活圈」,交通的便捷將促進兩大合作區聯動發展。

  四、港珠澳大橋利用率不足,除了受大橋沒有直聯深圳、大橋的直接輻射地區受限外,也有一些其他很現實的原因:只有掛有粵港、粵澳兩地車牌或粵港澳3地車牌的車輛,才能在大橋上通行,而符合要求的車輛,總共只有數萬輛;再加上複雜的通關手續和車輛配額管理,以及內地與港澳行車習慣上的顯著差異,大橋的車流自然冷冷清清。

  五、港珠澳大橋變「雙Y」,可加強深澳交往和合作,促進澳門經濟發展。目前深澳陸路交通要經虎門大橋,如果「雙Y」落地,兩地之間陸路交通距離大大縮短,無疑會直接推動兩地間更多的交流合作,對澳門經濟發展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

  他建議由中央政府牽頭、粵港澳3地政府共同參與,成立協調小組,加快推進建設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的可行性研究,包括線路走向、造價、對環境的影響、港深珠澳4地車輛通行問題等,以充分發揮大橋的經濟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