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方法研究中心創新教育示範基地負責人聶青龍主講的「學以致用,創新之本」創新教育講座,昨在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舉行,冀學生腦力大激盪,展創意拓思維;澳門創新發明協會會長黎栢強表示,期望透過舉辦更多的學校講座等活動培養本地學生創新發明思維,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講座吸引11家學校師生參與。
促產學研發展 提升發明動力
講座由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明協會、澳門創新發明協會、珠海市數理化協會及社會組織總會主辦,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支持,澳門創新科技園地有限公司承辦。出席講座的嘉賓有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校長呂吉實,珠海市數理化學會副會長、珠海市數理化學會創客分會會長聶青龍,珠海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副科長周佩,珠海市數理化學會會長、黨支部書記李春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明協會、澳門創新發明協會會長黎栢強等。
黎栢強致辭時表示,雖然疫情影響世界各地科技、政治、經濟、民生,但各地科普組織和發明家的工作沒有停滯,該會也不例外,例如本次大灣區的創新力量,希望透過講座等活動,推進澳門創新科技的產學研事業發展,亦提升本地創新發明動力,為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化帶來支持與一定的貢獻。他接受訪問時表示,澳門現時在創新發明方面的氛圍逐漸成熟,得益於政府的重視;但仍有很多學校需重視及加強相關教育,致力將學生的創新思維「市場化」,即落實轉化為成果,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啟發孩子思維 共築科發長城
李春雲致辭時表示,珠澳兩城的科技工作者,心繫強國胸懷科技夢想,積極舉辦兩地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盛會;而澳門是創新的天土,社會要共商啟發孩子思維,拓展創造發明技巧,讓孩子共築下一代的科技發明的長城,撐起科技發明的大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聶青龍分別以《如何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某一個問題》及《如何千變萬化地運用科學知識創新》為題,並運用多個趣味案例,激發現場學生積極思考,例如「如何阻止一顆蘋果樹上的蟲子啃食樹上的蘋果」等例子,激發學生利用現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他又分享創意思考的方法,例如「利用創意思維魔方進行思維發散」,即利用一個中心詞+一個輔助詞,發散思維,例如「電風扇+聊天=可以陪我們聊天的電風扇」等等。現場學生積極回答,踴躍發言及互動,氣氛熱烈。
初三葉同學表示,講座生動有趣,第一次激發自己的創新發明靈感,令自己對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多一番見解。
聶青龍接受訪問時表示,澳門的學習環境較內地輕鬆,相信澳門的學生有更多條件及空間拓展創新發明思維,重點是學校、家庭及社會對創新予以重視,注重培養學生的意識及習慣,至關重要。